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家的变迁||吴秉信(内蒙古)

更新时间:2022-06-20 21:02:42 来源: 作者: 浏览275次 文字大小:

散文

家的变迁
文|吴秉信
我在山西老家时,居住的是山沟斜坡上挖出的土窑洞,土窑洞是我从小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家”。
1960年,因为饥饿父母携我们全家六口人来到了内蒙古,落户在生盖营村。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贫如洗的情况下,是云贵贵大叔收留了我们,居住在一间小南房里。小南房残垣断壁,周围墙壁脱落,裸露出土坯的棱角,通过墙壁还能够看得到外面的世界!在冰凉的土炕上铺着捡来零七碎八的几块烂席片,敲打敲打连接在一起铺在炕上,还有几处是露着“炕皮”……睡觉时,炕上没有布单,更没有褥子,把两张破旧被子展开,我和母亲盖一张被,姐姐哥哥和妹妹盖一张被。全家人父亲是最委屈的一位,他什么都没有,和衣蜷缩在炕上。就这样,我们刖趾适履地艰难度日……之后,我们又先后租住在刘贵元大叔和李天喜大叔的房里,几乎是每年搬一次家。那时,搬家很简单,父亲夹着一卷铺盖毫无牵挂地从这一家搬到了那一家……
1964年,姐姐以身相许,按照婚约姐夫为我们盖了一间半的新房,从此,我们告别了寻房住院的日子。
1979年,我结婚那年,在呼和浩特市毫沁营公社三卜树村临时租住了一间房(现改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毫沁营镇三卜树村)。搬家时,我雇了单位的一辆拖拉机,零七碎八的东西只占了一车的四分之一的空间,其中,唯一值钱的便是我的一个书箱!
1982年,我在单位分得了哈拉沁村大庙宿舍房。宿舍房全部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据说是原劳改局犯人居住的。房屋破烂不堪,老鼠成灾,就是这样的房,职工能分得上的也是凤毛麟角。在单位大多数职工都居住在集体宿舍,还有的职工在外面租房住呢!
1986年,单位的新房宿舍接近尾声。为了让职工都能有房住,我提前几个月从大庙宿舍搬出。临时租住在哈拉沁村居民家住了半年,后来又搬迁到了新宿舍房。新宿舍房是红砖勾缝的砖木结构,当时我在想,我这辈子能够住上这样漂亮的房那该有多好呀!
2006年,我的平房宿舍被呼市体育场征用。于是,我领到了回迁款购买了府兴营公主花园小区的一套二手楼房,至此,我告别了20年住平房的生涯。也正是从这时起,我家新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还购置了茶几、沙发、抽油烟机、餐桌、双人床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当时我在想,这辈子能够住上这样漂亮的楼房那该多多好呀!
不曾想,在2015年1月25日,女儿为我们新购置了一套新的楼房。这次搬家东西原封未动,新房的各种家用电器都是重新购置。从此,我家吃住穿都是最新、最优,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睡就睡,想躺就躺……除此以外,家里有测血压、测血糖、测体温、测体重、测尿酸等各种仪器……过着衣食无忧,颐养天年的生活……
人民脱了贫,幸福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红歌唱不尽!  
今非昔比,家的变迁,我从无房到有房,从居住土坯房到砖房,从居住砖房到楼房,先后搬家10次:搬家一次比一次质量高,换的一次比一次房子大,住的一次比一次楼层高,心情一次比一次精神爽,生活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吴秉信


作者简介




吴秉信(笔名吴华、吴磊),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生于山西省朔县,1960年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故乡。念过书,学过医,参过军,当过工人,干部。现已退休,依然老骥伏枥,磐石之固,笔耕不辍。自1972年写稿以来共创作60万字作品,发表90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通讯等。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入书33本,有《钟老师》《剜鸡眼》等九篇代表作。获奖26次,其中金奖3次,一等奖3次。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