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参观恼包村文化旅游区||吴秉信(内蒙古)

更新时间:2022-09-23 19:30:58 来源: 作者: 浏览225次 文字大小:

散文

参观恼包村文化旅游区
文|吴秉信
一天上午,女儿驱车领我们全家人去恼包村文化旅游区游玩……
下了车外面刮起了风。内蒙古的天气特点是:无风则暖,有风则寒。虽然寒风瑟瑟,恼包村的山清水秀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半年多左脚痛风病尚未痊愈,一瘸一拐在女儿和老伴的搀扶下参观了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最后来到了文化大院……
文化大院两侧写有:承百年篑山之文风,创一代基业裕后人。院内周围是清·乾隆时期用过的辘轳井、饮马槽、碾盘、石磨……它立刻勾起了我和母亲推碾拉磨的情景……室内正面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题词醒目的几个大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
室内陈列着各种展品,其中有老式钟表、挂钟、小脚鞋……看了小脚鞋,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仿佛看到母亲三寸金莲的小脚总是不停地在跌跛,步履维艰地行走……还有残垣断壁的土坯房,往事历历在目……还有村民在秋收时节扒玉米、扫黑豆的农忙场景,真真切切,栩栩如生,便想起我和母亲扒玉米的情景,还有碾场打黑豆的经历……看到老式上海牌缝纫机,想起在我家老伴还依然延用保存的珍贵之宝!一个个的老物件,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往事,那朴实的生活,还有那些衣不蔽体,鹑衣百结,刮黄风黑土,下雨泥泞难走……这些,都是过去农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展品,每一个景点,都让我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眼看到了中午,我仍然恋恋不舍,意犹未尽!
恼包村隶属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3000多人,由蒙、汉、维、满、回五个民族组成。距呼和浩特首府18公里,距白塔机场11公里,交通便利。G6、G7高速、呼市绕城高速、110国道以及呼和塔拉路等均在此交汇。北靠大青山,与敕勒川草原、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大青山国家森林公园相邻。恼包村文化旅游区,总占地面积335亩,21栋中式古典庭院与7栋欧式古典主义建筑,坐落于湖光绿色之中,交相辉映,古朴典雅,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唯美的江南风光,是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首府呼和浩特的美丽“后花园”。
旅游区内有:恼包吃街、文化大院、桃花岛、桃花园民俗大集、观天摩天轮、恼包大世界、鸿雁书屋、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恼包奥莱活力商城、恼包酒店、商业街、生态文化广场……可谓是:美丽乡村伴,游客荡帆船。碧绿山水间,赞誉代代传!
恼包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让我分不清到底是憧憬在山水画之中,还是进入到画的仙境;漫步在青山碧绿之间,呼吸着新鲜空气,令我有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之感;不知不觉,我忘却了寒冷,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和忧愁,留下的是一颗清澈透明的心!仰望天空,天是湛蓝的,云是雪白的,恼包村犹如在苍天白云之下……
是啊,恼包村由过去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如今变得光辉灿烂,宏伟壮观;由无声无息,鲜为人知,变得功名成就,中外驰名……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李恒彪同志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勇于开拓,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实处,各项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村集体搭建的乡村特色文旅平台两年经济总创收达3.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已达5万元……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创业空间: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岗位1万余个,安置村内及周边村民就业6000多人……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一座生态富裕、环境优美的文旅特色小镇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网红村”!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美丽的恼包村曾先后获得“呼和浩特市农村党风建设示范村”等14次荣誉,如今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美丽乡村……连续两年举办“恼包情”呼和浩特市元宵晚会、2019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2019年9月23日举办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农民丰收节。”难怪,几十年恼包村在市里参加工作的退休老职工,现在都纷纷回到了恼包村居住……
“感谢党的好领导,才让我们尽享家乡之美!”回家的老职工激动地说。
大美敕勒川,魅力恼包村!回望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这座大青山脚下的小村庄正以前所未有的全新面貌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吴秉信


作者简介




吴秉信(笔名吴华、吴磊),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生于山西省朔县,1960年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故乡。念过书,学过医,参过军,当过工人,干部。现已退休,依然老骥伏枥,磐石之固,笔耕不辍。自1972年写稿以来共创作60万字作品,发表900余篇文章。其中包括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通讯等。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入书33本,有《钟老师》《剜鸡眼》等九篇代表作。获奖26次,其中金奖3次,一等奖3次。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