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刘濞开运盐河、盐铁塘

更新时间:2017-10-29 20:39:30 来源: 作者: 浏览3991次 文字大小:

HJD_0.jpg

在不少运河著作中,往往忽略一个叫刘濞的人,忽略他所开的运河和他对中华运河所作出的贡献。原因何在?就因为刘濞是发起“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了,既不客观,也不公正。而且,若论汉代开河第一人,不是汉武帝刘彻,而是吴王刘濞。

那么,刘濞是何许人也?他开凿的运河又是哪些?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之子。年仅二十岁时,还是半大小子的刘濞以骑将的身份追随汉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以孔武有力、作战勇猛为刘邦所赏识。

刘邦深感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人强悍难治,需要猛士悍王来替他镇守。而自己的儿子都小,外人又不放心。想来想去,觉得侄子刘濞是个不错的人选,于是便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其为吴王,让他掌管东南三郡(东阳郡、豫章郡、会稽郡,大体为今苏、浙、沪一带)五十三县和都广陵(今扬州)。

刘濞尽职尽责,干得相当不错。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开矿铸钱,煮海为盐,吴国很快富起来,强起来,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

照此下去,刘濞做个贤王,青史留名,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后来他偏偏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竟扯旗造起反来。结果不仅送了性命,还成了历史上的恶人、佞臣和反面教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刘濞后来的造反事出有因,其祸根早在汉文帝刘恒在位时就埋下了。当年,文帝刘恒的儿子,后来成为汉景帝的刘启还是皇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进京,因为是皇亲国戚,加之年龄相仿,得以时常陪侍在皇太子身边饮酒下棋。

一天,两位太子喝酒后,意犹未尽,铺枰博弈。刘贤与其父相近,也是位浮躁强悍、桀骜不驯的主。在下棋的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血气方刚的吴王太子刘贤,出言不逊,态度不恭,惹得同样血气方刚的皇太子刘启大怒,抡起棋盘朝刘贤的头部打去。本想教训一下这个不懂事的家伙,没想到下手过重,把人给打死了。儿子无故被打死,让强人刘濞怒从心头起,先是怨恨,不再尽藩臣之礼,称病不朝,继而萌生反叛之心,“积金钱、修六革、聚粮仓”,准备造反。

刘濞深知,要造反夺取天下,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好在吴国地域广大,临江滨海,物产丰饶,“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在当时,盐和铁(铜)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财富和实力的象征。

精明的刘濞充分利用属地盐铁资源丰富的优势,“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史记》)。刘濞狠抓两手:一手是“即山铸钱”。吴国的豫章郡有铜矿,刘濞便招募天下亡命之徒在此开山采铜铸钱。另一手是“煮海水为盐”。吴国的东部有漫长的海岸线,浩瀚的大海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盐资源,刘濞便招纳更多人煮海盐。

盐铜(铁)堆积如山,必须运出去,经过流通才能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可是,运输却成了大问题。中国古代,陆路交通一直不够发达,在河网密布、道路泥泞的吴越之地进行高负载的长途陆运更是举步维艰。好在吴地水多河多,可以充分利用舟楫之利。

不过,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河道并非四通八达。如之奈何?这难不倒足智多谋的刘濞,他想到了春秋末吴王夫差开邗沟转兵运粮的故事。前人能干的事,我为何不能?刘濞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很快便吹响了开运河的号角。刘濞所开运河,共有两条,一条称运盐河,一条称盐铁塘(也称盐铁河)。

运盐河,西起广陵茱萸湾(今扬州市广陵区),东至海陵仓(今江苏省泰州市)及如皋磻溪(今江苏省如皋市)。这条河开成后,主要用来运盐,故被唤作运盐河,亦称盐河;又因以古邗沟的茱萸湾为起点,也称茱萸沟、东邗沟等。

运盐河开通后,将江淮水道与东部的产盐区连接起来——东部盐场的盐通过运河集中到扬州,然后转输各地。这条商舟往来不息的运河,为吴国带来了滚滚财富,也膨胀了吴王刘濞争夺天下的野心。

刘濞之后,运盐河随着王朝的兴衰更迭而起起伏伏,时通时塞。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由于江淮一带战乱频仍,运盐河年久失修,一度淤塞不通。直到隋朝一统天下,才再次复活。

北宋时,运盐河迎来又一个黄金时期,朝廷不断对其进行疏治,以畅通运输海盐的通道。南宋时,运盐河又遭厄运,宋高宗畏金人如虎,于绍兴四年(1134年)下令,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等,运盐河遭受严重摧残,满目疮痍,几乎成为一条废河。

元代,重开运盐河,恢复通航。元末明初,运盐河又在烽火硝烟的笼罩下濒临湮废。明清时,运盐河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代,朝廷对其倚重有加,多有建闸、疏浚之举,使其既能运盐运粮,又能“分黄导淮”,排泄淮河洪水。其时,运盐河作为盐运的主要通道,盐船如织,扬帆西进。而为了控制盐这一国家经济命脉,湾头盐码头则成了两淮盐运使司专管码头。

运盐河的时兴时废,虽然主要是因为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但有一个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即运盐河流经之地,皆为高沙土地区,极易淤积。

后来,在长江泥沙的淤积下,海退陆出人进,运盐河也随之东进,最终抵于南通。因运盐河沟通了扬州与南通,清宣统元年(1909年),这条运河又被称为通扬运河。后来,为区别1858年新开挖的新通扬运河(全长90.10公里,主要用于灌溉和排涝),又称其为老通扬运河。

今天我们看到的通扬运河,西起今扬州江都区邵仙闸,东至南通市九圩港,全长191公里,地跨扬州、泰州、南通三个地级市的江都、海陵、姜堰等六个县(市、区)。悠悠流淌2100多年的通扬运河,如今仍是江淮东部的骨干河道,发挥着灌溉、排涝、航运功能。

刘濞所开的另一条运河叫盐铁塘,因主运官盐兼运铁器(一说为铁钱)而得名。对于这条运河的情况,官家史书记载寥寥。直到清代,《康熙常熟县志》等方志,才较为详细地给出了盐铁塘的“生平”。

盐铁塘又名内河,循古长江西南岸的高冈地带开挖,西起长江南岸的沙洲县(今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北,向东南流,至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在黄渡镇注入吴淞江,全长近百公里。行进中,盐铁塘沟通了所经之地不少河泾,如通耿泾、海洋泾、常浒河等,从而织成了以盐铁塘为主干的水运网。盐铁塘在汉初具备雏形,到唐代而大放光彩。后来,随着两岸相继开挖塘浦,广置堰门、斗门,盐铁塘既可遏水于岗身之东,灌溉高亢之田,又可遏自身之水,减轻塘西洼地的行洪排涝负担。

盐铁塘既能运输盐铁粮食和其他物资,又能灌溉、排洪(涝)的功用,多方面造福着两岸苍生。当然,盐铁塘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它后来成为江南腹地一条重要商道,河道内舟楫穿梭,帆樯如林,一派繁忙景象。在船来舟往中,沿河大小码头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有些码头还在商潮的浸润下跃升为繁华集镇乃至商贸重镇,宛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镶嵌在运河之畔。

盐铁塘流经江南腹地,具有多重功能,因而受到历代的重视,经常加以维护和浚治。史载,唐大和年间(公元831年左右),即有疏浚盐铁塘之役。明清至民国,更是多次浚治此河。如明代万历年间,常熟知县耿橘主持浚治盐铁塘(常熟段)二十里,将河宽增至四丈,河深增加五尺。

不过,这条运河是否由刘濞首开,至今尚无定论。故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方泰志》说,盐铁塘,旧传吴王濞凿,以运盐铁,南通吴淞江,北通扬子江。笔者认为,以吴王刘濞的为人和魄力,他既然能在江北开运盐河,也就能在江南开盐铁塘。

长江之北运盐河、之南盐铁塘两大运河的开通,直接促进了东南地区盐业、铁业、商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进而刺激了百业的兴旺,给吴国带来了繁荣富强,故史称刘濞“有诸侯之位,而实富於天子”(《前汉纪》)。

吴国之富,富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有个叫枚乘的大辞赋家,曾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是个政治上清醒的人,早在“七国之乱”前便上书谏阻吴王起兵,希望他当个老实臣子。他在“七国之乱”暴发后又上书劝谏吴王罢兵。据记载,他向刘濞表示:大汉朝尽管辖有二十四郡、十七个诸侯国,各种贡赋转运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珍奇古怪之物还不如刘濞的东山之府。向西转运的粮食,陆上车流不断,水运的船只铺满河面,但不如刘濞的海陵之仓。可见,这条运河在物资运输上的重要作用。当然,枚乘炫耀吴国之富,旨在说服吴王珍惜眼前荣华富贵的生活,悬崖勒马,赶快放下反旗以免祸。

“国用饶足”和超强的能力,不断刺激着枭雄刘濞的野心。他在等待。时机终于来了。文帝崩,景帝即位,一上台便听从御史大夫晁错等人的建议,大举削藩,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国的封地,眼看着下一个就要削到刘濞的吴国头上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戈一击。于是集牛人、猛人和野心家于一身的刘濞登高一呼,以“清君侧,诛晁错”为旗帜,联合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国,在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举兵向西,拉开了“吴楚七国之乱”的大幕。

好在汉景帝的帐下有战神周亚夫,他利用梁国的坚守,采取“以逸待劳,绝吴饷道”的策略,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叛乱。随着叛乱集团的土崩瓦解,刘濞本人最终也落得个众叛亲离、身死国削的可悲下场。

历史在喟叹一声后继续着自己前行的脚步。好在,刘濞留下的运盐河、盐铁塘虽遭遇过劫波,却一直流淌着,至今仍肩负着灌溉、排涝、航运等使命,惠泽两岸百姓。

刘濞开运河,为吴国特别是吴都广陵(今扬州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刘濞也被扬州百姓视为财神。后来,扬州百姓为缅怀夫差、刘濞两位吴王的开河之功,在扬州城北黄金坝(今属扬州市邗江区)古运河南岸建起了一座邗沟大王庙(俗称财神庙),供奉二王,香火不绝。

现今,重修的大王庙已从古运河南岸移至北岸,南临古运河,西傍高桥路。大殿上方悬一匾额,上书“恩被干吴”四个金色大字。殿前抱柱上有副楹联耐人寻味:“曾以恩威遗德泽,不因成败论英雄。” (靳怀堾)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热门文章

    汤绍恩与三江闸

    汤绍恩与三江闸

    三江雄闸泽千秋三江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滨海砌石结构多孔水闸。位于绍兴城北16公里处,由明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