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创新之路在何方

更新时间:2014-11-14 08:28:54 来源:原创 作者:张健 浏览2590次 文字大小:

翻看近年来的科技创新获奖名录,不难发现,其中来自基层的创新项目占比颇高。究其原因,和现行较为积极的科技创新政策密切相关,当然也无不体现着基层河务工作者的创新智慧。然而,一些基层创新项目在获奖后就突然销声匿迹,也就是说,这些获奖项目其实并不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不禁让我们深思:基层科技创新到底怎么了?

基层其实不乏发明创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结合平日工作中的思考和摸索,基层工作者经常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发明创意。但“隔行如隔山”,加之基层工作者普遍研究水平有限,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或受困于动手能力不强等因素,这些好的创意往往很难付诸实践。即使有些发明创意被成功实现,制作水平的限制也会让作品看起来十分“山寨”,用起来十分别扭,使用效果无法完全体现,真正推广起来自然步履维艰。如机械类的发明,有的根本没有设计图纸,也没有任何受力计算,全凭双手敲打焊接,可靠性当然无法保证,一旦发生材料疲劳或过载等情况,极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又如软件系统类的发明,想法固然很好,但要求掌握很高的专业知识,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即便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完成开发工作,但后期的更新与维护难以为继,最终也难逃被弃用的命运。总之,空有创新的灵感,却无有效的实现的途径,许多好创新、好创意就这样夭折或白白流失,不得不说是基层科技创新的一大损失。

创新的“空子”钻不得

工器具类的发明很受基层创新工作者青睐,因为这类创新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较为新颖,容易获奖。但往往在获奖之后,这类工器具就被放进仓库,无人问津。原来,这类“创新”其实就是打了个“擦边球”。通过购买市面上的成品,稍加改造,增加一两个可有可无的小功能,或者直接换个包装,再起个科技感十足的新名字,美其名曰“科技创新”。将此“科技创新”与实际工作牵强相连,夸大“科技优势”,却几无实用性可言,最终只能落得尘封仓库的命运。为了完成创新任务和技术职称评定,处心积虑争奖项,图虚名、务虚功,脱离实际,大钻创新的“空子”,虽可得一时之利,却助长了科技创新不正之风的蔓延以及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治黄事业和基层创新工作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三管齐下或破基层创新困局

科技创新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成为灰色链条的一环。笔者认为,从以下三点入手或可破解基层创新困局。一是及时调整创新政策。对造假和打擦边球行为实行“零容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纠正科技创新不正之风。重新规划基层创新任务,向创新要质量而不是数量。提高对“好创意”的重视程度,保护“好创意”提出者的相关权益,建立“好创意”收集和奖励机制。二是积极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将“好创意”交由专业的科研机构来实现,形成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如某单位联合河南理工大学研制的自行式遥控堤坡割草机就是个很好的范例。三是坚决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没有市场需求的“创新”不会是真正的创新,躺在仓库里的“创新”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科技创新的目标理应瞄准市场。应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争取主动,不断改进、完善创新成果,或与相关科技企业开展合作,最终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可谓名利双收。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助力治黄事业腾飞的一把利器,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和运用。基层创新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问题“选择性失明”。只要我们去伪存真,脚踏实地,灵活思变,基层创新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