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水缘文学•科普】传染病源,就在您身边||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2-05-20 22:12:10 来源: 作者: 浏览1021次 文字大小:
传染病源,就在您身边
难忘,上世纪1988年初,小小的毛蚶,竟使34万上海人卷进了“甲肝飓风”的旋涡中,造成了30多亿元的巨大损失。海内外震惊!
难忘,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上旬,我国广东、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发生了建国以来很少发生的“非典型肺炎”,截至当年4月5日,感染病例达到1247例,其中51人死亡。海内外震惊!
肝炎、痢疾、伤寒、流感、结核、性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非典等等,一旦发生并流行,就会对社会人群构成巨大的威胁,对劳动力造成巨大的破坏,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发展了,于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出于各大、中、小城市。据悉,全国每年约有1—1.2亿人在流动。在这喧嚣的人群中,有为数不少的民工。据报道杭州有大小建筑工地1500多处,拥有12万多建筑民工;又据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城义乌市统计,每天都约有15万人进出,有各类民工20多万人。他们从事建筑、经商、办厂、务农、养殖、贩运、收购垃圾等活动。民工潮给社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对城市的建设、农贸市场的兴旺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也给城市的卫生健康带来了诸多问题。我们永远不要忘记,1967年,我国发生的大规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人数达304万人,有16万人丧生;1984年,深圳市疟疾病流行,有7437人(大多数是流入深圳市的外地民工)染上了该病。历史上江南各省市是血吸虫病、疟疾、钩体病、伤寒、霍乱、甲肝、乙肝、鼠疫等传染病的高发区和流行区,曾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境地。上述疾病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就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据报道长江流域、洞庭湖一带,由于人口大流动、大开发,已经消灭了钉螺的地区,又复出新螺点,有的查出新的血吸虫病人、疟疾等。如浙江义乌一带,早已消灭了疟疾、血吸虫病,而1997年报告又有12例疟疾,其中有10例是外地民工;还有肝炎、性病更令人担忧。有人调查了义乌市一家私人诊所,一年内接诊性病患者达782人次,占门诊人数的75%,发病者大多是从农村来的包工头和打工族中的青年女性。在这些发病的人群中,还查出了可疑艾滋病毒感染者。现在,我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已近1.3亿人;出血热病人占全球病人总数的90%,每年还约有1万名新发现的病人,该病的宿主动物种类繁多,很难控制。又如结核病,我国属全球高流行区,疫情呈三高一低,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高、年递减率低,控制结核病的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如上海市,1997年结核病的死亡人数超过历史记录。现在每年仍有新发病人5000—6000人,外来人口(主要是民工)成为防治的“死角”。据悉,上海市约有1万多名外来人口为结核病人,其中有50%属传染性的菌阳病人。1997年查出2500人,比1995年增长2.27倍,而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只占25%,其中完成疗程的又不足两成。我国自1977年报告首例性病之后,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已登记在册的就有30多万人,其中青壮年发病率最高,而且已波及到儿童。
为什么说民工的卫生健康犹为堪忧呢?因为他们的环境卫生普遍差,卫生意识普遍淡漠,劳动卫生保护差,接触传染病的机会多,故,他们传播疾病和他们被传染上的疾病机会比其他人群要高得多。从农村来的农民,到城市后大都从事建筑业、砖瓦业、采矿、造纸、纺织、印染、化工、锅炉、搬运、农副养殖、畜禽贩运、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是污染、工伤、毒害等职业病多发的工种。民工的住处大都十分简陋,住简易工棚的要占85%以上。这些工棚,基本上是用红砖、竹排、编织布、塑料膜、油毛毡、石棉瓦等围建搭盖。夏日阳光暴晒,热气蒸腾,蚊蝇纷飞,有的棚内雨淋水浸;食堂、厕所、住处以及饮用水的卫生很难保证,不少工地不设公共厕所,随地大小便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因素极易成为传播疾病的温床和疫源地。盒饭的销售量最大者,当属民工。而盒饭的卫生,则是餐饮业的“重灾区”。而那些数以千计万计的垃圾收集者(拾煤、捡破烂、收购破烂),他们翻倒垃圾箱,收集千家万户的各种各样垃圾,他们的住处多在桥洞、铁路涵洞、山旁石洞、楼道口的死角等等,用垃圾中的废塑料搭个简易棚,吃喝拉撒“一条龙”,极易传播疾病。由于民工的卫生素质差,不讲究卫生,且又缺乏卫生常识,自我保健意识淡漠,“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民工语),往往生病了又不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拖”的办法,结果病就越“传”越厉害。
由于民工的流动性大,且大都是青壮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大部分人来自贫困的地区,有迅速致富的渴望,由没有专业技能,许多人便误入了歧途,吸毒和卖淫、嫖娼。据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报告,我国性病每年增加表现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第一季度发病率较低,第二季度开始上升,第四季度达到高峰,与民工流动时间相一致。其次,由于民工的流动性大,诸如儿童的计划免疫以及查病治病、传染病的防治、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社区健康教育、地段卫生包干制度等卫生服务的开展难度就很大,许多地方干脆流产了。另外,值得忧虑的是,近几年来,随着卫生部门的经济搞活,许多家医院以及大大小小的门诊部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出现了乱收乱治传染病病人的现象,且愈演愈烈。
传染病的要害在于“传”,传染病威胁的对象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社会整个人群。如今,仍在游荡的疫病幽灵,随时都可能肆虐、猖獗起来。警惕呀,生活中的人们,别忘了1988年上海34万人患“甲肝”的沉痛教训!别忘了“非典”和“禽流感”、“非典”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震荡!



原载《安徽青年报》1992年4月7日(署名:寒露)、《安徽工人报》1993年7月20日,(署名:寒露),《中国保健营养》杂志1998年11期,(署名:益思)、《中国中医药报》1998年11月27日、北京《医药养生保健报》2000年1月31日
吃西瓜
西瓜上市的季节里,五六公斤重的大西瓜,三四毛钱一斤,花它三元四元的,一家三口吃个痛快。
说起我们家吃西瓜,可是够节约的了。儿子吃瓜瓤中心,我和儿子他妈负责“消灭”剩下的瓜瓤,直到青青的瓜皮。就这瓜皮也不轻易扔掉,削掉外面的一层,余下的或做酱菜吃,或放点麻油、醋、糖、盐、花椒油等拌着当凉菜吃,要不留着擦痱子以及防暑降温等等。儿子他妈说:“我们家吃西瓜最划来,从里到外,一点也没浪费!”
有一天,我到朋友家串门,朋友拿西瓜招待我,也许是习惯成自然吧,吃着吃着,怎么就吃成了青皮?朋友显得有点尴尬,微嗔道:“西瓜多的是,别吃那么干净……”言下之意是,你老兄是不是嫌我家没西瓜让你吃了?我见现了在家里吃西瓜的原形,急忙笑道:“吃习惯了,吃习惯了……”
“你们家里就是这样吃的吗?”朋友好奇地问。
“是的是的……”我点点头,然后指着西瓜皮,滔滔不绝地介绍道,“这西瓜皮可是宝呀,它可做成凉菜吃,即将瓜皮上面的青衣削掉,撒些盐腌渍几分钟,切成片或块,加入麻油、味精、糖、酱油、醋、花椒油拌和,吃起来味道特别清脆香爽”。
那天中午,我在朋友家“现炒热卖”,利用瓜皮做了盘凉菜,朋友用筷子夹起一片尝尝,夸味道果然不错。
(原载《新安晚报》1993年8月16日、《合肥晚报》1999年7月8日)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水缘文学•健康聚焦】R..
    健康聚焦颈椎病,潜在的“健康杀手”如今什么病最多?有人说是乙型肝炎,有人说是糖尿病,也有人说是高..
    廉洁,从自身做起
    换一种生活方式
    依法依规从严治党增进组织担当
    落日余晖
    【观点】以经济建设发展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