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水缘文学•卫生科普】秋天话“秋冻”||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2-09-08 21:46:57 来源: 作者: 浏览345次 文字大小:
卫生科普
秋天话“秋冻”

俗话说“秋不忙添衣”,就是“秋冻”的意思,也是古今以来养生之道。“秋冻”既是顺应自然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秋天的气温变化幅度不大,不像春天那样多变,气温是逐步下降,一日之内的温度变化也不大。

“秋冻”既是顺序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白我保健良法。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不忙添衣,也不至受伤寒生病,而却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和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耐受力增强,有利于避免疾病的发生。

“冻一冻”,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刚气内收的养生需要。

我们知道,冬天严寒气候常常会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风湿病及心肌梗死、中风、高血压病等,秋天坚持“秋冻”锻炼,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无疑对这些病症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对于“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还应从广义上去理解,诸如运动锻炼,也要讲求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当然,“秋冻”也得有“度”,不能机械对待。如寒流未来之际,若不适时添衣保暖,让身体自我调节,还一味坚持恪守“秋冻”,那就要“冻”出病来。尤其是年老休弱者,很难适应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常常因此感冒发热,甚至引发出各种疾病。秋冻的锻炼以舒服和耐受为度。

值得一提的是,秋季白天仍然很热,有“秋老虎”的说法,一到夜间,就会凉风习习,有的人爱开窗而睡,或者未适当添加衣被,很容易受“贼风”侵袭。第二天早上容易引起全身酸痛、疲乏无力、偏头痛,甚至口歪眼斜、流口水。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原载《合肥晚报》2000年1月9日、《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9月26日)


“阳虚”体质慎“秋冻”

胡**患有颈椎病,经常颈背酸痛,还怕冷。最近,胡**听朋友说,秋天坚持“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止冬天的一些疾病复发。可最近一位中医给她“望闻问切”后又说胡**是阳虚体质,不适应“秋冻”。胡**不明白,何谓“阳虚体质”?为什么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应“秋冻”?

胡**的困惑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秋冻”既是顺应自然收敛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秋季气温逐渐降低,适当“冻一冻”,能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激发,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冬的气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秋冻”,如阳虚体质的人。中医认为,怕冷、感觉寒凉一般都是“阳虚”表现,而引起阳虚证的疾病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这些疾病基本上都是喜温怕凉。所以,阳虚者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要注意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的保暖,少用或不用空调。当四季转换时,宜“春捂”,但不宜“秋冻”。

(原载湖南《大众卫生报》2011年8月30日)

给孩子服用多种维生素妥当吗?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那上小学的孩子因口角干裂,夫人说是因“秋燥”缺维生素造成的,于是强迫孩子一日3次服用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A、C等,弄得孩子见了药都反胃,连吃饭也少了。我夫人的这种“维生素”补充法妥当吗?

山西    钱太明
钱读者:

燥,就是干燥,多见于秋季,尤以北方少雨发生较多。燥与热常相伴,标之为燥热。因为干燥,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少,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发干,口唇或口角皲裂,鼻出血,大便干结,这些都是天气干燥所造成。吃辣味多,大便时肛门口常有疼痛,但粪便并不一定干。这也是燥的表现。

防燥应用湿,就是要多喝水,做好皮肤的护理;口角或皮肤干裂时,西医常说缺乏某些维生素。但从孩子的生活中并没有缺乏维生素的依据,实际上是由干燥而引起。

至于您的孩子嘴角发生干裂,有多种原因。如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维生素A、B2摄入量不足以及喝水少等,导致口唇黏膜表皮细胞抵抗力差。但主要还是与秋季气候干燥、湿度低有关。您的夫人适当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A、B2、C等,无可非议,然而,若“补”得太过,则有弊无利了。如维生素A,滥用会有毛发枯干或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过量服用维生素C,轻者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重者还会诱发血尿、肾结石等。另外,若长期补充维生素,有可能造成对药物的依赖。

最后要交代的是,口唇及唇角发生干裂时,不能涂紫药水,因为会使口唇更干燥。也不应采用舌头去舔,虽然一时湿润,因水分容易蒸发,水分蒸发时可带走热量,使局部温度降低,会使干裂和疼痛更明显。正确的处理是涂以凡士林或其他油脂,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

(原载安徽《家庭与家教》杂志2007年11期、湖北《家庭保健》杂志2004年11期)


爱美女士要三通

许多爱美的女士一到秋季只重视进补而忽略了体内的循环流通。然而,医学研究发现,很多人需要的不是“补”,而是“通”,只要体内通畅,平时食物中的营养基本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不讲科学地盲目进补,往往适得其反,损害健康。

何谓“一通”?中医认为,皮肤之健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内的气血畅行流通。有气滞血瘀的人,往往会有肌肤粗糙、紫癜、黑斑、面色暗晦等现象,应以活血祛瘀为基本治法,即“通血脉”。

那么,如何做到“一通”呢?即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川芎、白芷、赤芍、丹参、当归、防风等活血化瘀中草药口服。宜选用平和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  “二通”也就是“通毛窍”,我们知道,皮肤表层的衰老细胞是新生细胞健康成长的障碍,它们阻塞皮脂腺、汗孔,使皮肤粗糙或出现斑点或变得黝黑,呈现凹凸不平。

那么,如何做到“二通”呢?可使用剥脱法。古埃及用熟石膏、蜂蜜、燕麦粥调为膏,涂之以面,待膏干后揭去,大量衰老死亡的皮细胞被揭除,皮肤便变得白嫩润泽。不妨一试。

“通大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通”。经常大便燥结难解的人,皮肤也易干燥、粗糙及早衰等,所以要经常保持大便的通畅。多食蔬菜水果,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长期便秘者要及时照医生诊治。

此外,防治皮肤干燥、粗糙等,还要注意饮食营养。维生素A有促进上皮生长,保护皮肤的作用,秋季要多吃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绿叶蔬菜、豆类。适当多吃脂肪类、糖类食品,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同时禁烟、戒酒,少吃辛辣食品及咖啡、浓茶等,也不宜过多进食甜甘、肥腻、煎炸食品。还要消除由心理、社会等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也是预防“流通障碍”的养生之道。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9月7日)

切莫滥服板蓝根

前不久,我到一朋友家串门,发现桌子上摊了一大堆板蓝根冲剂。“据说板蓝根防治流感效果很好,我们全家都快服一个月了。”朋友说道。然而,作为医生的我,却不赞成这种作法。

近几年来,板蓝根冲剂,尤其是板蓝根口服液和针剂,发生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也不少。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有时表现为全身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据报道,有一两岁小儿,口服板蓝根干糖浆引起溶血反应,出现面色苍白、尿血、巩膜黄染等。所以,板蓝根不是保险药,不能滥服。有过敏史者,不能轻易服用;就是服用,也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

“那么,正确使用板蓝根预防流感的剂量应是多少呢?”朋友问。“成人每日10克左右,一疗程5—7天,小儿用量减半。”我回答道。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1月14日、上海《文摘报》2000年1月20日)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414日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水缘文学•健康聚焦】R..
    健康聚焦颈椎病,潜在的“健康杀手”如今什么病最多?有人说是乙型肝炎,有人说是糖尿病,也有人说是高..
    廉洁,从自身做起
    换一种生活方式
    依法依规从严治党增进组织担当
    落日余晖
    【观点】以经济建设发展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