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水缘文学•卫生科普】不要轻易给孩子用药||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2-10-05 16:22:41 来源: 作者: 浏览319次 文字大小:
卫生科普
要轻易给孩子用药
刘女士那上小学的儿子近来学习不太专心,上课好做小动作,可能是患了“小儿多动症”(MBD),家长冥思苦索也想不出一个“治”孩子的妙策。最近听邻居金大妈说,她那好动的小孙子吃了谷维素后,后来老实多了, 你们也给孩子吃吃看。
“这药孩子可以吃吗?”刘女士焦灼地问道。
刘女士动辄给孩子服用药物,这是一种很错误的做法。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难道你们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就拿西药谷维素来说吧,尽管副作用很小,也不是随便可以服用的。我们知道,谷维素是从米糠油中抽提出的几种三萜(烯)醇及甾醇的阿魏酸酯混合物,有防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平衡障碍、精神神经失调等症状的功效。临床上一般用于周期性精神病,即指在青少年期起病,每月周期性地发作精神障碍,重复发作具有刻板性而间歇期正常,常伴有内分泌紊乱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一类精神病,对于各种神经官能症也有一定的疗效。这种药物现在虽然被国家列为非处方药(OTC)的镇静催眠类,但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本品用于助眠,连续服用不得超过一周。”因为这种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部分病人服药后会产生胃部胀痛、恶心、呕吐、口干等,大多在停药后消失。同时,这种药还有使油脂分泌过多、脱发及男孩两侧乳房肿胀的不良反应。由此可见,给孩子服这种药要慎重。
至于孩子在上课时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请到医院找有关专家诊疗后再处方用药,切勿轻易给孩子戴上“小儿多动症”(MBD)的帽子乱治疗。


(原载安徽《家庭与家教》杂志2007年7期、上海《康复》杂志2004年3期)
药物“衣裳”不是装潢
编辑先生:
我最近去看望一位女同事,见这位女同事正在给孩子喂感冒药。她是怎么喂的呢?将药片弄碎了用水冲着给孩子服。我说这样不好,可女同事说,这样给孩子服用不会卡嗓子,且效果来得快。同事说的有道理吗?
四川   宫苹
宫读者:
您的这位女同事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胶囊剂是将药物的微粒灌装入胶囊中制成的,如速效伤风感冒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等,胶囊能溶于胃酸,对人体无害。包衣片常见的有肠溶阿司匹林、红霉素、头孢拉啶、乙酰螺旋霉素、胰酶片等。
装入胶囊的药物或包衣内的药物大都对胃及食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能引起上腹部不适,胃出血等毒副作用。或者是药物在胃中释放被胃液分解破坏,从而降低了药效。因此,有关专家忠告道,药物所“穿”的“衣裳”,是有科学道理的,请服药的人们不要轻易“剥”掉。
药物“衣裳”不是装潢,不要轻易剥掉或“撕碎”。如果怕小孩吃药卡嗓子,可改成冲剂或糖浆类。


(原载上海《康复》杂志2003年2期)

给科普文章更多重视
在2008年的“中华医学科技奖”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表示,今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将设立科普奖项。
笔者看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科普的春天来了,科普文章“扬眉吐气”了!然而,也有不和谐的余音,如医学论文算学分,为什么就不能对科普文章等行为也授予一定的学分呢?我看主要是有关部门人士还没有注意到科普文章的重要性,传统观点也认为科普文章是“小玩意”、“雕虫小技”,写科普的人“无大出息”。另外,是否也夹杂着主管部门“无利可图”(收不到钱)的原因?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优秀的科普文章其实非常难写,有时不亚于一篇优秀的科学论文。说个现成的例子。您也许在当今的一些学术期刊上很容易发表论文,但要想在中国《家庭医生》(广州中山大学主办)和上海《大众医学》(上海科技出版社主办)以及《大众健康》(《健康报主办》)等科普杂志上发表一篇卫生科普文章,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比在一些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还困难。尤其是《大众医学》、《家庭医生》等品牌杂志,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不是“观点新、文笔好”的文章,休想“出笼”!不信,您试试看!
前不久,有人呼吁临床医生也该读些医学科普文章,
其实,医生不光要读,还要会写、多写、写好!
过去,写科普对医生来说不是重要的事情,很多医生不太重视写科普文章,因为这个对晋升评奖没有帮助。于是,科普成了额外的工作,只是一种付出。但是现在的医疗环境和从前大不一样了,科普读物越来越重要,病人也越来越重视了解有关信息。很多病人来看病,不再是你说什么是什么,有时比医生了解得还多。可见,科普文章有两个好处:一是帮助老百姓,二是帮助医生。比如骨关节炎,治疗往往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病人的自我教育,患者应学会如何预防,怎么吃东西、锻炼等。
早在2007年初,安徽省中医院就明确规定,每个科室在本年度必须完成10篇以上且在报刊公开发表的医学卫生科普文章,以作为年度考核的硬性条件之一,同时,对完成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即地方级报刊每篇50元,国家级报刊每篇100元。而对完成不好的科室,则给予必要的处罚。另外,也考虑准备与“继续教育学分制”挂钩。可见,该院领导已经认识到了在新闻媒体上登载医学卫生科普文章对宣传医院“形象”以及对老百姓推广卫生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院领导的这种激励机制很好,大大地调动了许多医护人员尤其是青中年专家创作卫生科普文章的积极性,对医院的形象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原载《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4月26日、《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3月13日)
     
给科普文章个“名分”
读了河南中医学院孟长海先生的文章《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应有硬指标》(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4月22日),笔者深有感触,特续写几句。
其实,早在2007年初,我们医院就明确规定,每个科室在本年度必须完成10篇以上且在报刊公开发表的医学卫生科普文章,以作为年度考核的硬性条件之一,同时,对完成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即地方级报纸原则上是每篇50元,国家级报纸每篇原则上是100元。电台、电视台播发的文章参照报纸同样标准(遗憾的是,发在杂志上的卫生科普文章却没有规定,这应该是医院科研科的事)。兑现措施由医院宣传科监督执行。这种激励机制大大地调动了许多医护人员尤其是青中年专家创作卫生科普文章的积极性,对医院的形象宣传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此,我院坚持这样的“政策”一直至今,风风雨雨,褒贬不断,确实不容易,值得赞佩!
今年,我院再次加大了对卫生科普文章重视的力度,并制定了具体的奖罚措施。可见,我院领导对医学卫生科普文章的重视。
在此,笔者作为一名卫生科普的“铁杆”作者向全社会呼吁:重视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事,光靠一个单位一个地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不能来“虚”的承诺,要实实在在,要给科普文章个“名分”。如医学论文算医师继续教育学分,为什么就不能对医学科普文章等行为也授予一定的学分呢?传统观点认为科普文章是“小玩意”、“雕虫小技”,写科普的人“无大出息”。其实,优秀的科普文章非常难写,有时不亚于一篇优秀的科学论文。说个现成的例子。您也许在当今的一些学术期刊上很容易发表论文,但要想在中国《家庭医生》(广州中山大学主办)和上海《大众医学》(上海科技出版社主办)以及《大众健康》(《健康报主办》)等科普杂志上发表一篇卫生科普文章,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比在一些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还困难。这些品牌杂志,可谓“过五关斩六将”,不是“观点新、文笔好”的文章,休想“出笼”!不信,您试试看!
过去,写科普对医生来说不是重要的事情,很多医生不太重视写科普文章,因为这个对晋升评奖等没有帮助。于是,科普成了额外的工作,只是一种付出。于是,让“张悟本”们钻了空子。
前不久,我读了《人民日报》社白剑锋主任记者的文章,颇受感动。白记者说,中医科普光靠专家个人是不够的,国家应该从体制上、资金上予以推动。目前,中医晋级只看论文发表多少,对科普工作不作考核、不提要求,医生们没有科普热情。因此,职称评定方法应有所改变,并鼓励专业人士去做科普工作。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建立专项的中医科普基金,等等。
白记者的观点,笔者十分赞同,同时也建议对科普文章给予更高的礼遇,如把优秀的科普文章同学术论文同等待遇,发表科普文章也可享受一定的继续教育1类和2类学分。优秀科普作者可优先晋升,如同作家一样,国家专门给予定一定级别的职称(1级、2级、3级),并享受初、中、高级职称的待遇等。
总之,光号召远远不够,有关权威部门应尽快拿出措施,发出红头文件,如此,下面也就好执行了。


(原载《健康报》2011年4月27日、《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5月23日)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水缘文学•健康聚焦】R..
    健康聚焦颈椎病,潜在的“健康杀手”如今什么病最多?有人说是乙型肝炎,有人说是糖尿病,也有人说是高..
    廉洁,从自身做起
    换一种生活方式
    依法依规从严治党增进组织担当
    落日余晖
    【观点】以经济建设发展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