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4.16”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更新时间:2014-06-29 17:08:15 来源: 作者: 浏览1884次 文字大小:


  一、基本情况

  2007年4月16日10时许,息烽县小寨坝镇境内的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发生二氧化硫气体下压事故,当地周围学校部分师生、群众吸入二氧化硫气体,感觉呼吸不畅,自述有头晕、头痛、胸闷、腹痛等症状。至16日17时,卫生部门对169名自述有不适症状者进行了检查治疗。为确保事故发生地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场指挥部决定扩大排查范围,加大排查力度,又对282名群众进行了身体检查,先后共诊治受事故影响群众451人,其中109名经门诊检查、处理后返家,342名留院观察,经对症治疗后大多病情好转、情绪稳定。其中有14名分别合并有心律失常、鼻出血、抽搐等较严重症状者,转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4月25日,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未达到急性职业中毒的诊断标准。“五一”黄金周前夕,息烽县小寨坝镇环境和空气质量已恢复正常,事故发生区域内群众生产生活、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应急救援工作全面结束,农作物污染调查赔付等善后处理工作正有序开展。

  二、信息报告与处理

  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应急办迅速整理从各个渠道报送的息烽县“4.16”环境事故信息,编写《应急信息专报》向市领导报告。根据领导指示向市卫生局、教育局、环保局、安监局等单位通报事故情况,编写《贵阳应急信息》向省政府报告。

  市政府应急办迅速进入临战状态,领导全员到岗,亲自带班,迅速搜集整理发生事故企业的有关情况和事发地周围的社情、民俗、近期气象等情况,以及与事故相似的成功处置案例,以备领导查询和决策参考。

  市政府应急办保持与事故现场的不间断联系,随时掌握事故动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将省、市领导的处置意见和要求及时传达到事发现场,指导现场指挥部对事故做出科学、妥善处置。

  三、启动响应

  事故发生后,息烽县委、县政府启动了《息烽县重特大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预案》、《息烽县突发公共卫生救治预案》和《息烽县公安局处置群体性治安性灾害性事件工作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了事故先期处置情况。根据事故的发展态势,省、市领导果断决策,及时启动了《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贵阳市卫生局重大事件医疗应急预案》,市卫生局、教育局、环保局、安监局、公安局和息烽县委、县政府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即进入战备状态,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迅速展开工作。

  四、事故原因

  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50万吨/年硫磺制酸新建项目,属60万吨硫基复合肥配套项目,2002年10月30日经省环保局批准建设,2006年9月建成。2007年2月9日至3月28日投料试生产,其间共生产硫酸34325吨。由于原料不足和装置问题,3月28日至4月15日停机整改。

  4月16日8时05分该项目重新投料生产,8时38分一吸泵跳闸,8时42分当班工人发现并合闸,重新启动一吸泵,造成约60立方米的二氧化硫和500多立方米的三氧化二硫直接排入大气环境,加之当时正值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硫酸雾飘落到小寨坝镇黑神庙小学和中学区域内,由此导致了当天学校部分师生、周围群众吸入二氧化硫气体,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

  五、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息烽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将感觉不适人员立即送往小寨坝镇卫生院、息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同时,成立了事故救援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助、事故调查、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安全保卫和宣传等7个工作组,分头开展救援救护工作。

  4月16日11时许,接到息烽县事故报告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东同志做出明确指示:息烽县要举全县之力,确保事故涉及群众的生命安全。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同志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具体安排部署救援工作,袁周市长在会上要求:一是要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影响范围,防止受影响人数增加;二是要全力抢救受影响人员,决不能出现人员死亡;三是息烽县委、县政府要协调好事故救援各方面的工作,做好事故地区的社会稳定工作;四是要对事故原因作进一步调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会后,市政府副市长余维祥立即率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彪、市卫生、安监、教育、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指挥事故处置工作。

  4月16日晚,市卫生局组织市一医、市五医、市妇医的7名专家组成市医疗诊治专家组连夜赶赴息烽县进行会诊,及时判定了事故的卫生性质,评定了事故对人群健康程度的影响,提出了救治病人、控制事故扩散的卫生措施,为发布事故信息,拟定事故处置措施提供依据。

  4月17日23时,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邹碧声亲临息烽县部署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维祥、秘书长董兰杵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对事故处置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会后,市政府张彪副秘书长再次率医疗专家组赶往息烽,对症状明显者进行会诊。

  4月18日上午,经专家组诊断治疗后,部分留院观察人员开始陆续出院。

  4月18日7时50分,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市政府秘书长董兰杵赶往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住院观察治疗的学生,逐一询问学生病情,对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为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增强新闻宣传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经研究,在息烽县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设立了新闻媒体接待处,并由市政府新闻办、息烽县人民政府3次召开 “4.16” 环境事故新闻通气会,将引发事故的初查原因,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采取的处置措施、处置进展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向新闻媒体作了通报,让媒体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确保媒体宣传报道适时适度准确有序。

  截止4月25日,自述有身体不适症状的342名留院观察者全部出院。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全力救治受事故影响的人员、积极做好事发地域的社会稳定工作迅速转入到事故调查处理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保安全大检查,大力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增强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工作上来。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市政府副市长徐恒率环保等部门人员赴息烽县对这次事故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二是有关部门督促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确保生产达到环保要求,并要求企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各类事故的安全防范工作;三是要重点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律法规的学习,真正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四是积极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六、主要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事故处置工作的前提。事故发生后,省、市领导对事故的处置工作多次做出指示和要求,确保了应急处置决策的正确性。分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决策,保障了应急处置行动的整体性和高效性。

  (二)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做好事故处置工作的保障。事故发生后,市、县两级及时启动了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快速有效处理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确保了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三)应急联动机制是做好事故处置工作的关键。在事故的处置过程中,市、县卫生、安监、环保、教育、宣传、公安等部门在事故处置指挥部的领导下,顾全大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较好地发挥了应急联动机制的作用。

  (四)及时、准确的报送应急信息是做好事故处置工作的根本。在此次事故的处置过程中,市、县两级应急部门向上一级报送了大量有关事故进展情况和处置情况的信息,为市、县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舆论的主动权,以政府的主流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由于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没有及时发布政府的权威信息,媒体失去了获得信息的正常渠道,导致个别新闻媒体随意采访患者和周围群众,发布的信息只考虑新闻价值,轻视社会影响,给事故处置和社会稳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有效遏制事态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和社会稳定大局,给事故的处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薄弱。此次事故充分暴露了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健全、内部技术要求不规范、管理疏漏等一系列问题。

  (二)信息沟通、衔接不够顺畅。市卫生、教育、安监、环保等部门从各自渠道分别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送信息,由于与市委、政府信息处理部门的沟通不够,对事故缺乏全面整体把握,信息报送内容偏重于本部门的业务范围,信息要素表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上级领导对事故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造成处置工作的被动。

  (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的相对滞后和个别媒体在事故处置前期的不确切报道,给事故处置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医疗卫生机构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不足,受患者自述及患者家属情绪的影响,在给患儿下达病危通知书的问题上,没有严格遵守医学的诊断标准,并且未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客观上给患者家属和患儿增加了心理负担,给事故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和压力。

  (五)有些部门应急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人员,影响了应急响应的速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

  (六)学校学生和周边居民缺乏自救、互救常识,应急科普宣教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八、改进建议

  (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资委、财政部、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环保总局《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企业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动态管理。加强企业的应急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经验教训,加大对类似高危企业应急管理的监管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要坚决责令其停产整改,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严格落实应急信息报送的制度和要求。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加强信息沟通,统一信息口径,注意信息衔接,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信息员培训,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

  (三)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面社会影响。

  (四)加强对医务技术人员的应急培训,不断积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对公众和媒体的经验。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按照《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应急机构和人员,提高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六)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