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安全“乡村基石”

更新时间:2023-03-16 11:03:27 来源: 作者:晓花 浏览308次 文字大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民以食为天。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牢牢把粮食生产抓在自己手上,才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在围绕粮食安全进行安排部署,彰显了以民为本的夯实态度。但应该看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要把乡村的基础扎牢,确保群众愿意种、有地种、高效种。

增强粮食生产动力。当前,在城乡发展二元差距背景下,农村的基础条件差,生产收入有限,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导致农村生产动力不足,留不住年轻人,“空心”现象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关键要提高种粮收入,既要适当提高粮食价格,也要控制种子、化肥等生产成本,让农民拥有可观的收入,才能真心实意留下来,认认真真种粮食。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非常看重经济待遇、成长空间、生活环境等,只有主动迎合满足相应需求,才能改变农村“人才荒”现状。为此,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蓄水池、山坪塘、物流、产业道路等,加强耕地改良治理,提高机械化程度,切实让农民能轻轻松松种粮。

提高粮食生产支撑。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量”上,也与“质”密切相关。总的来讲,我们生产的粮食普遍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有些地方的生产条件非常落后,亟需升级提档。要强化科技支撑,尤其要加大农技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农村创业平台、孵化基地,大力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让下乡创业的人才有利可图,带动粮食生产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

粮食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下真功夫,让农民收入不低于,甚至高于城市打工人群,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粮食安全也就能落到实处,拥有底气。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