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水至福来泽被苏鲁

更新时间:2019-12-11 09:54:20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石珊珊 浏览1753次 文字大小:

   “会期滔滔江水,逾黄淮而穿泰岱,济海河直达京津,泽润齐鲁,碧染幽燕,其膏民济世之功,可与日月同辉也。”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前,矗立的源头石碑上描绘的千里调水盛世图景正在成为现实。从这里开始,一路北上的长江水有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身份”——南水北调东线水!一江清水,翻长江,跨淮河,穿黄河,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河湖水脉,流淌1467公里,扬程65米,浩浩荡荡,泽润苏鲁。流经之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和奇迹。通水6年来,东线一期工程惠及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的苏皖鲁3省,累计抽江水量200多亿立方米,向山东调水39.5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7000万人。


  这片土地因为有了“南水”的滋养,变得生机盎然。东线一期工程第七个年度的调水即将启动,后续工程的建设也将使东线工程继续向北舒展延伸,这条汇聚了几代人心血和期盼的输水线,正在成为不断增强沿线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源泉”。作为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东线率先建成通水并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真正具备了优化配置水资源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彰显了大国实力,见证了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

  保障水安全支撑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山东是我国重要农业大省、沿海经济发达省,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与世界上最缺水的以色列相当。缺水危机进一步加剧地下水过度开采,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求助外来水,输入水动力,成为缓解水资源危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明确东线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引长江水,利用京杭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兼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达鲁北德州;一路向东,通过胶东输水干线到达威海。2013年11月,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几代人翘首以盼的调水工程从梦想成为现实!源源不断的“南水”带着江苏人民的真挚情谊,奔流北上,为“渴”了许久的北方地区带去了满满的生机和活力。


  北上的水是“救命水”。2014年以来,山东烟台、威海、青岛和潍坊等市连续遭遇旱情,进入连续枯水期。东线工程连续向胶东地区供水到2018年9月,累计向胶东四市净供水14.42亿立方米,有效抵御持续干旱,为四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供水保障。今天,在山东,南水北调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供水水源,有效缓解了山东过度依赖黄河水和地下水的困境。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向济南、青岛、烟台等12个城市供水,受益人口超过3700万。同时,东线配套工程与山东骨干水利工程形成互连互通的T形水网体系,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本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水源地江苏的供水保障能力,也随着东线工程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东线工程完善了江苏原有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提高了扬州、淮安、徐州等市共计45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保证率,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受益人口达3100万。长江水的北行步伐还在继续。2019年6月25日,历时66天的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试通水圆满结束,首次实现向冀津地区供水。11月28日,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在山东临清开工,完工后可增加向京津冀地区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对于解决华北地下水超采问题、缓解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局面、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水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从江都枢纽到胶东半岛再到河北、天津,这条跨越数千里的清水廊道,与中线调水工程一道,堪称全球最宏大的调水工程,更是中国人民独有的资源共享、区域协作、携手共赢的样板工程:部省协调会商,省市协作联动,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新建与原有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一个个工作机制应运而生,一座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变、因水而美的城市悄然换颜,一个个国家战略因为水的支撑而愈加清晰、触手可及。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艰苦奋斗。“东线治污工程的难度堪称世界之最,那时候的水质惨不忍睹,很多人质疑东线调来的水到底能不能用。”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司长李鹏程回忆说。17年前,水质是东线工程最大的争论点:工程通水前,要让一条条“酱油河”变清,让劣Ⅴ类水变成Ⅲ类水,全线COD(化学需氧量)入河量削减率需达82%……治理类似的水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花了几十年、上百年,东线工程用10年能实现吗?

  建新的通水廊道,还是利用原有的水利工程和天然水道输水?回答是:我们不仅要建工程,更要用一个工程,带动整个区域的改变、发展和升级!这是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一场异常艰难充满曲折的战役!打赢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必将带动沿线地区水质根本性好转和生态明显改善,彻底消除沿线地区多年来水污染积重难返的恶疾。这场战役没有退路,势在必赢!

  2003年,国务院制定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在规划和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始终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治污体系,充分保障水质安全。江苏、山东两省把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水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治理、截污、导流、回用、整治”一体化治污体系,将水质达标纳入县区考核,在东线沿线经济发达地区,强力治污攻坚,突出执法监管,严格环保准入,重点挂牌督办,“一河一策”精准治污,建设截污导流工程,实施船舶污染防治,推进退渔还湖,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全力整治沿线水域污染。

  10多年坚持不懈的流域治污和生态保护,东线工程沿线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输水干线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见底、鱼鸟成群的生态廊道。被称为“酱油湖”的南四湖,脱胎换骨成功跻身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绝迹多年的小银鱼、鳜鱼等再度重现。这场没有硝烟的治污战役,是东线工程众多攻坚克难战役中的一个。13个梯级泵站逐级提水,与苏北灌溉总渠立交穿梭,精细调度确保调水和工程综合功能……这一江清水的每一次“升级”、每一项攻关,都是一个个攻坚破难、科学创新、团结奉献的经典印记。


  造福百姓的“幸福廊道”。南水北调,融通的不仅仅是水。从某种意义上看,东线工程以水定域,拉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的提档升级,它不仅是一条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输水线,更是一条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提速线。南来之水滋润了这片土地。2014年以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分别向南四湖、东平湖生态补水2.95亿立方米,使常水位保持在最低生态水位以上,避免了区域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在江苏宿迁骆马湖,通过实施生态补水,骆马湖水位由21.87米上升至23.10米。同时,工程还增加了沿线河湖水网的水体流动,改善了里下河腹地水质,助力白马湖等湖泊退围还湖,助推徐州境内潘安湖、安国湖等生态湿地建设。

  沿线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也得以减缓。2014年山东地下水水位下降0.9米,2015年下降0.18米,2016年上升0.15米,2017年受水区扣除降水因素影响后的地下水水位回升0.26米。不断攀升的数字印证着土地的湿润度。南来之水染绿了这片土地。曾以脏乱差闻名的“煤都”江苏徐州,通过实施东线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依托碧湖、绿地、清水打造成为宜居之城;工程江苏段完成总绿化面积1331.4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0%,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23亿元……


  南来之水富足了这片土地。山东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将工程建设与航运建设结合起来,打通了两湖段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千米;京杭运河韩庄段航道由Ⅲ级航道提升至Ⅱ级,增加了货运吨位,大大提高了航运安全保障能力……南来之水激活了这片土地,在东线工程途经的京杭运河各河段,通过增加水量、改善水质、提升区域水环境等,千年运河焕发新的生机,2014年6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条恢弘的清水廊道,带给沿岸百姓的是切切实实的幸福感,是能亲身感受到的更浓的乡愁、更美的城市和更高品质的生活。

  这是一条调水线,更是一条生命线、发展线、幸福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在沿线地区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理解配合下,在无数建设者夜以继日的艰辛付出下,“一江清水北上”终成现实。这背后,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着信念,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亦是艰苦奋斗创新不息的昂扬斗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性工程,将继续为中国北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充沛水动能,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