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天下水当先

更新时间:2015-07-29 18:14:33 来源: 作者: 浏览1139次 文字大小:

扬名天下水当先

董自刚 张智吾 陈锋 傅桂明

作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得者,江苏扬州名扬天下。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扬州的基因里处处打着水的烙印。水,于她而言,是灵魂,更是品格。然而,因水而盛的扬州也为水而劳心伤神。曾几何时,城区主要河道中大部分水质为劣Ⅴ类,一度成了“酱油汤”。

成长的烦恼倒逼著名的水乡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该以怎样的决心化解危机?

令人瞩目的变化就发生在这几年。得益于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创建,如今的扬州人充满自豪:扬州还是那个扬州,家河复清,活水绕城,诗画不绝;未来的扬州还将更加美丽。

治城先治水

——全城共识,顺应民心所向

今年的扬州迎来了建城2500年的“大日子”。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沟通江淮,成就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等多少诗篇名句。如今的扬州,位居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的原点,雄踞长江、运河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东线南水北调从扬州江都起调。

是水催生了扬州的数度繁华,孕育了扬州的悠久文明,成就了扬州的名城地位。

即便如此,扬州也同样经历着一场发展的阵痛。

不缺水,但缺好水。这话听起来不免尴尬,但的确是一些丰水地区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多年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012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两个月后,水利部以20131号文件发出《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拟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城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符合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当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各地各部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努力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家园。

看到这份文件后,敏锐的扬州人迅速洞察到其中的契机。当时的扬州,正为解决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苦苦寻找解决方案——据监测,城区44条主要河道中有35条水质为劣Ⅴ类。数据是冷的,背后的百姓呼声却是异常热烈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城区河道黑臭问题是扬州基层群众反映的最集中的几大问题之一。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一定要争取列入试点。为此,一方面,扬州立即着手抓紧开展申报的各项前期工作,一方面,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两次带队赴水利部汇报,陈述扬州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心和工作基础。

回忆起扬州成功获批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时的情景,市委书记谢正义说:“这是对扬州探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期许。治城必先治水,把水生态文明放在扬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和头版头条,是扬州四套班子取得的共识。”

后来的故事,印证了扬州的决心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兴起。治城先治水,是扬州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科学研判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让水活起来

——江河牵手,疏通城市脉络

如何解决水质问题?

扬州的答案是:尊重水的自然规律,让水重新流动起来。谢正义在专题调研水生态文明建设后旗帜鲜明强调:“治城先治水,首要是活水。”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人口、产业迅速向城市聚集,排污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填埋原有湖泊、河道的事例在过去比比皆是。于是,原本畅通的水流阻断了,原本平衡自净的水环境超载了,最终人们不得不吞下自酿的苦果:水资源不堪重负、水质持续恶化。

扬州市水利局局长李春国深有感触:“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我们这代人深切感受到这种发展过程的阵痛。”

水怎么活起来?李春国说:“城市水系如同人体血脉一样,每一道‘脉’的走向都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唯有水系沟通,才能实现活水清流。”

然而给水脉通经活络并非易事,须下非凡决心。为此,扬州全面启动“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下决心用3年时间,投入100亿元,整治黑臭河道,加强控污截污,畅通水网水系,并且明确路线图、时间表:20158月底前,实现市区主干河道活水全覆盖。

扬州人说到做到。就在前不久,清水活水的两项重点工程黄金坝闸站和平山堂取水泵站相继试通水成功。这是将古运河活水引入扬州西部水系的“命门”。扬州市水利局副局长闫伟介绍,扩建后的黄金坝闸站,抽水能力从老闸站的3立方米/秒提升至18立方米/秒,足以确保将优质、足量的邵伯湖活水引入城市内河。另外,工程扩建中充分考虑了通航需求,由瘦西湖至古运河一线,中型画舫可自由双向通行,名城扬州自此又添一条新的水上旅游线路。

黄金坝闸站以西即是古邗沟,顺流向西,经古邗沟、瘦西湖可达平山堂。如果说黄金坝闸站扩建顺利沟通了古运河东部水系和瘦西湖水系,那么即将全面竣工的平山堂取水泵站工程则首次实现了瘦西湖水系与西部水系的“牵手”。这次历史性的“牵手”不简单,意味着12~16天时间内,可将污水区域河道换水一遍,还标志着扬州主城区活水成功实现全覆盖。

要保持好清水活水,工程措施之外,还有一套同步跟上的治水体制和管护机制。在扬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上,市委明确“加大政府部门职能整合力度,重点对城市涉水管理职能进行调整和优化配置”。今年年初,扬州市编办正式发文:市水利局下设城市水利处,原隶属市城乡建设局的涵闸河道管理处改由市水利局管理,原隶属市城乡建设局的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办公室与扬州市节水办合并,由市水利局管理。

在管护机制上,疏浚整治后的河道、河塘实行“六位一体”管护,每条河道都明确“河长”。仪征铜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彭兆荣手机微信群里很热闹,经常有巡查员查到某一处河道中有垃圾,分段负责的保洁员必须马上处理,之后拍照反馈至微信群。彭兆荣总结道,要秀水、碧水,必须护水,通过责任落实、监督巡查等机制让水环境长效维持好。

  以水定发展

  ——城市规划,为水生态留白

70%的市域面积位于江淮洪水位以下,扬州城市安全与发展战略从来都离不开与防洪有关的话题。

就在今年,投资达22亿元的扬州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即将竣工。据扬州市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建设处工程师丁平介绍:“工程最重要的是高邮湖和邵伯湖间的滩地切除,束水阻水的滩地清除后,行洪通道得以拓宽,一举增加相当于6个瘦西湖的蓄水量。”自此,邵伯湖由“洪水走廊”华丽转身为80平方公里的一汪平湖。配合配套影响工程的实施,扬州市境内防御淮洪的能力提升至100年一遇。

如果说稳固外洪防线,主要借助中央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战略决策的东风,干成了扬州多年想办而没有足够财力办的事,那么防内涝的任务则直接考验扬州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智慧。

“城市规划,首先应是水系规划。”谢正义一语道破预防城市“看海”的规划思路:水网地区应懂得为水生态“留白”,加强国土空间管制,根据水系特点划分城市功能区。

扬州决策集体的这一科学判断直接作用于城市未来空间的发展方向。祖父是扬州人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每年都回扬州一两次,尤其钟爱瘦西湖,主要原因是“在瘦西湖内的视线范围看不到城市新开发的痕迹,这是非常难得的”。

对扬州古城情有独钟的单霁翔也一定知道,如今的扬州,除瘦西湖之外,到“七河八岛”中央城市生态公园,同样能感受诗画一样的美景和意境。位于淮河入江水道入长江处的“七河八岛”是一处特殊地形,顾名思义,由七条河流以及由其分割而成的八个岛屿组成。保护好这块生态“绿肺”和城市后花园,扬州两年前就确立了严格的空间管制规则。2013年,扬州市通过人大立法,形成加强“七河八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决议,强制性将“七河八岛”临水的所有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不允许成为房地产商的私家领地。

决议最核心的部分当属堪称最为严格的“四控”“一禁”措施——控宽:在临水设定宽度的区域内,不允许建房子;控高:岸上建房子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不影响景观视线;控强:控制功能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防过度开发;控污:控制污染排放,污水管网必须全覆盖;一禁:禁止新增违章建设,现有违章建筑加快拆除。

谢正义说:“规划不是侧重建什么,而是不建什么。”扬州如此魄力着实令人钦佩。

做好水文章

——效益显现,描绘扬州更美前景

扬州的故事,是一个足以让世人看得到水生态文明曙光的故事。

登上大明寺70米高的栖灵塔极目远眺,“翡翠腰带绕扬城”的扬州主城区水脉尽在眼底。数据显示,扬州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1年的62.6%提升至2014年的70.8%。根据扬州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至规划期末2020年,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将达到87%以上,城区河道劣Ⅴ类水质将成为历史。

不少人疑惑:大力建设水生态文明固然没错,但这也意味着巨量的财政投入,而且不少原来为了经济发展争着抢着上的建设项目,因为高耗能、高污染搁置了,划算吗?

水美了,城市更有灵气,不管是游客,还是投资客,来了就不想走,自然而然地,人气和财气同步聚拢,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同步提升。2014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占比较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首次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正应了一个道理:水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带来GDP,而且是更加优质的GDP,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的GDP

2014ICMA国际区域峰会发布的一份《中国小城镇居民综合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经过调查选择的6个城市样本对比发现,扬州在各方面满意度都表现最高,尤其是对居住状况的市民满意度指标名列前茅。

在扬州最北面的西安丰镇,农村居民喝上了和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自来水,村民肠胃病和结石病的发病比例明显下降。在前不久的强降雨过程中,尽管长江、淮河洪水和暴雨“三碰头”,但扬州主城区市民未“看海”。在高邮,“龙须沟”不见了,傍晚来河边散步的市民多了,世代居住市河沿岸的88岁高龄的周振兴非常感慨,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条河能这么美!

“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最重要的民生。”谢正义说,“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是否重视治水,懂不懂治水,能不能拿出真金白银来治水,是衡量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的试金石。”民心无价。水生态文明建设,将党心民心牢牢地连在一起。

战略布局,系统谋划,通过高位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扬州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城市绿色发展道路。

谢正义介绍,远景水生态文明建设,扬州将修建环邵伯湖大道,把邵伯湖“包”进城里,把高邮湖“拉”进城里,在高邮湖—邵伯湖—廖家沟—淮河入江水道入江口一线,规划建设扬州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做足水文章,以此拉开城市大框架,真正让扬州从“瘦西湖时代”跨入“邵伯湖时代”,迈向“高邮湖时代”。

清晨时分,细雨蒙蒙,在冶春茶社用完“皮包水”的早茶,出来没几步就是瘦西湖码头。登上画舫,船夫竹竿一撑激起层层涟漪,石板路,画阁间,熏香坊,一幕幕宛如游走在水墨画中。忽见一轮红日跃出云蒸霞蔚的天际,熠熠生辉。

江苏扬州,这座因水勃兴的城市,如今还是因为水而越发迷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