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散文 > 正文

秦时明月

更新时间:2019-02-11 16:20:03 来源: 作者: 浏览1648次 文字大小:

秦时明月

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读完了《大秦帝国》,洋洋五百万字,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让人心潮澎湃。印象很深刻的其中一句台词是秦惠文王嬴驷的“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如今明月犹在,可轰轰烈烈的大秦帝国却早已灰飞烟灭,湮灭在历史中,我们只能从气势慑人的兵马俑方阵中、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透过重重历史迷雾,依稀看到属于那个时代的风采。一百六十余年,六代人的不懈努力,辉煌的功业巅峰,急转直下的帝国命运,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一声叹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这种心情。

孙皓辉教授笔下的那个时代,充分地展示了战国的时代精神,所谓“多事之时,大争之世”,所谓“凡有血气,必有争心”。那个时代的自由精神,是“合则留,不合则去”;那个时代的创造精神,是“盘整华夏,再造河山”;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是华夏族内部的矛盾,绝不借外族之手解决;那个时代的潮流,是变法,是进取,是明明白白追求功业的激情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坦荡!

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从商鞅到苏秦张仪到吕不韦到李斯,从司马错到白起到乐毅到王翦王贲,从秦孝公嬴渠梁到秦惠文王嬴驷到秦昭襄王嬴稷到始皇帝嬴政,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连几千年的历史尘埃都无法掩盖其光芒。

同样毫无疑问,那也是一个苦的时代。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大多数的老百姓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些白骨,他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他们忍受着几乎与生俱来也多数伴随一生的剥削和痛苦,他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像浮萍一样随着国家的命运飘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可历史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可自己却无声无息不留下任何痕迹。

那个伟大的时代啊,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从此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开始使用同一种文字、同一种度量衡,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的管理体制沿用千年,大才辈出留下的智慧结晶我们如今依然能从中汲取到养分,都江堰、灵渠、直道等伟大工程迸发出的创造性的火花如今看来还是惊心动魄……

我相信,华夏民族的今天,一定还有着那个时代深植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而华夏民族的明天,也一定还要向那个时代去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密码。

那些为华夏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奉献过心血和智慧的先人们啊,不知当今盛世,是否如你们所愿?陈鹏)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