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小说 > 正文

原创微小说:《​老杨头》

更新时间:2021-09-12 21:33:14 来源: 作者: 浏览454次 文字大小:

老杨头

文|金浩
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同一个小区的老杨头出差去上海,到儿子工作地帮助带孙子。老杨头刚走两天,好邻居老丁就想念起来了。
晚上去广场打拳,路过老杨头楼前时,看到一个极其像老杨头的人,正在小区里骑行,老丁离老远就喊:“老杨头从上海回来了吗?”,只见那个人回头一看,对着老丁说:“你认错人吧”。老丁尴尬地笑了笑,说声:“对不起”。
老杨头这次到上海采取了“迂回包抄”战术,绕过疫情区南京,从杭州远路抵达上海。不多久,上海的疫情也越来越严重,老杨头一看势头不妙,只好提前返回,仍然坐高铁原路返回,一路上“过五关”,从上海出发扫描健康码,登上高铁,到返回安徽阜阳,老杨头穿上防疫服,戴上医用外科口罩,包中携带消毒剂,严防死守,终于到了阜阳高铁站,下车后先到出站口排队,等待检测体温,然后扫描安康码,上海归来的核酸检测,并且登记身份证,一路上,严格盘查,回到家,社区上门服务,要求老杨头居家隔离,有情况随时报告。老杨头不禁发出感慨:比打仗还严格。
作为多年的邻居,多年的太极拳友,多年的骑行队友,老杨头都是老丁的学习榜样,更不必说喝酒的酒友了。
老杨头接触太极拳比较晚,但凡事“没有后来者,只有后来居上者”。老杨头学习太极比较认真,尤其是拳谱,记得特别熟,用他的话讲:“挑战自我记忆,锻炼大脑功能,活到老学到老”。老杨作为太极队长,尽职尽责,大公无私,深负众望。
小区分东西,朋友不分区,虽然有代差,沟通能填平。老杨头和老丁相差十几岁,一个已经退休,一个人到中年,两人成了忘年交,结缘于太极,发展于交流,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无话不谈,尤其是国家大事,老杨头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头头是道,让人心悦诚服,真是“姜还是老的辣”。
老杨头喝酒,喜欢“炸起”,一饮而尽,痛快淋漓。每次与老杨头喝酒,都很尽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酒逢知己千杯少”,吃的是太极情,喝的是好心情。把酒临欢,述说衷肠,好邻居的风情尽显无余。
“开箱不留瓶,开瓶不留酒”。这是老杨的名言,我是真正感受到这名言的历害。只要拳友聚会,老杨主持,我是必醉。有一次,老杨把十年陈酿老酒拿出来了,这可馋坏了我这个酒鬼,三瓶酒见底后,有说头晕的,有说胃疼的,有说“不喝了不喝了”“再喝就大了”。这时候老杨不愿意了,那不行,今天四瓶酒必须喝完:“开箱不留瓶,开瓶不留酒”,结果就是我们俩相互搀扶着,摇摇晃晃地回家了。
老杨头年经时是个摄影高手,据说日本单反相机就有好几个,曾经和好友一起去苏杭采风,一去就是好长时间,为了一个日出镜头能等几天,可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老杨头的风格。
老杨喜欢骑行,阜阳周围各县城都去骑过,每到周末,老杨起个大早,吃点早餐就约上骑友出发了,一般提前几天规划好路线,带上后勤保障,甚至有队医,一行十几人就出发了,骑一路玩一路,欣赏一路风景,品尝一路美食:颍上的八里河、阜南的油菜花、太和的樱桃树,临泉的姜子牙、界首的驴肉汤、插花的牛肉汤、涡阳的羊肉汤……听着老杨的解说,我仿佛身临其境,“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
老杨头擅长骑行,有一次,老丁和老扬骑行去洄溜集,沿着沙河大坝,一路向东,沿岸杨柳依依,微风荡漾,不知不觉,40公里的车程,转眼即到,品尝着洄溜四宝,瞻仰着老街风貌,感觉到历史的浑厚,不虚此生。真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老杨头比较重感情,尤其家庭建设,一切行动听指挥,特别尊重嫂子的意见和建议,用老杨头的话说:“要想家庭幸福,不要过问太多”“家里基本没大事,有大事也商量着办’,一个民主、自由、幸福的标准,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好邻居很多,但能在一生中遇到几个好邻居不容易。从接触到认可,从共事到合作。这是一个过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黄金万两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难寻。如果遇到这样的好邻居,一定要倍加珍惜。
本文系官场微小说(ID:gc-wxs)原创首发,作者:小草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