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杂文 > 正文

【水缘文学•卫生科普】穿越中医文明进程||王金山(安徽)​​

更新时间:2023-02-23 21:43:13 来源: 作者: 浏览277次 文字大小:

引子  这是笔者曾经写过的一组文评,今日翻出来,仔细看看,感觉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请网友们鉴赏。

书评
读《中医文明之旅》,穿越中医文明进程
安徽省中医院   王金山
如今,许多人以为中医就是药草、药石、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以及高深玄妙的理论,等等,那么,如何认识和了解中医文化?何谓真正的中医人?应该如何学习和传承先辈高尚的品德以及精湛的医术?当您读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文明之旅/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一)》(主编:董明培   编著:黄辉、王惟恒),你就会对中医文化、中医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而令笔者最心动、最感悟的则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一节。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先生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也道出了他的治国为相之道。
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理念是他的注解。他还有一句名言那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据悉,他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他回答说:“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惠及万民;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岂不美哉?”
  这就是一代又一代相传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名句。也正是如此,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当然包括范仲淹本人,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既医治人类肉体疾病,又拯救人类灵魂免遭堕落。
全书的重要章节“医海钩沉”、“杏林典故”编撰的主要内容恐怕主要就是这样的精神,也可以说是中医之“魂”。
神医扁鹊、张仲景、叶天士、华佗、孙思邈和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等神奇精湛的医术、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古道热肠的义举,“仰不愧于天,俯无怍于地”,他们那种始终把解除病患、攻克顽疾视为己任;不求名利,不慕富贵,耐得起寂寞与孤独,其渊深的学识、博大的胸襟、儒雅的品格,令人赞叹、敬佩!
至于中医有多少种称谓,您知道吗?岐黄、悬壶、杏林、青囊 等等,且每种称谓都有一个流传世人的感动故事。


您知道“杏林”的传说吗?三国时吴国有一位民间医生叫董奉,为人“居山而不种田,日为人治病”。董奉有一个奇怪的规矩,就是治病不取分文,但“重病愈者,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这样连续过了好多年后,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郁郁葱葱,蔚然成林。后来,杏子大熟,董奉就在杏林中搭建了一个谷仓,告诉人们,但凡有买杏子的人,不必言告于他,只要将带来的谷子倒入粮仓,就可以取走相同容量的杏子。那么,董奉每年用杏子换取来的谷子都做了什么呢?原来他是拿这些谷子救济周围的贫苦百姓。
董奉去世后,“杏林”精神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郑钦谕,庭院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病,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馈赠。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赞誉。“杏林”一词,也成了中医的代名词。杏林文化,即董奉再世时的 “定、正、静”、 “奉天地顺五行”以及为医者的“无为而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思想,那种豁达、超然境界,如今正在大力宣扬。
另外,读完龙蟠橘井水泉香、悬壶济世济天下、“青囊”不传留遗憾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感人肺腑的神奇故事,令人如读真、读善、读美,并从中读出高尚,读出快乐,读出品味。
何谓真正的中医人?那就是在物欲横流、价值颠倒的时代,他能坚守清白,耐得起孤寂和清贫;身处娱乐狂欢的盛世,他能恪守内敛,严谨行医;面对强权欺凌的时刻,他是一个有风骨的人,坚守原则不折腰不助纣为虐;面对患者,他是一个“见人疾如己疾,见人忧如己忧”的医者;面对稀奇古怪的疾病,他能用良方妙药“手到病除”。
《中医文明之旅》一书是中医药文化精品丛书的开篇之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支持、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编撰的一套权威可靠、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简便易学的丛书之一。
本书纵论古今中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医药五千年史诗,带领我们这些中医爱好者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为了纪念不幸病逝的好友王惟恒老师,特发此稿)
写写评评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讽刺小说给读者的感觉应是如闪电,如滴酒,如重物堕地,如枪击飞碟般地瞬间而过,但却余味深长,令读者咀嚼不已。
邓湘云同志的小小说《张局长传经》(“风华版”1月14日),这是一篇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作品,文中未见夸张的场面,也未见幽默诙谐、热讽冷嘲的语言,只是按照生活应有的样子,真实地、尖利地采用了“白描法”,活画出张局长这类人物的形象。
“局长写两个什么字?”书法迷们异口同声地问。
“研究。”张局长脱口而出。
这里,张局长由于习惯的驱使,不择场合地写出“研究”两个大字,却无形中让人看到了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的真面目。他那“多看、多练、多揣摩,功到自然成”的“秘诀”,既是学“书法”的“秘诀”,又是“官场现形记”的“护乌纱帽”的“秘诀”。他那“要练就练几个字,心要静,不要杂”的心声,也无形中暴露出张局长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固步自封,反对革新的嘴脸。细细品味,张局长传的经可不是正经,如果我们今天的中青年干部都学上了这样的“经”,那么,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会在研究中化为空谈。
所以,邓湘云同志的这篇习作呈现出了强烈的批判色彩。可惜,这篇小小说仿佛是模仿司玉笙同志的习作《“书法家”》,司的那篇作品也是说一位高局长比赛书法获了奖,众人向他求教的事。
现在简摘几句: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拿手的字吧!”众人异口同声。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顿时,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跳出“同意”,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创作,实乃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作品。剽窃与雷同,实属文章之大忌,然模仿却是创新的基础。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么事情,掌握什么技能技巧,都得学习、模仿,从中吸取养料,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当然,模仿要从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技法特点着眼,注意不要照葫芦画瓢。我们的青年作者们可从邓湘云同志的这篇习作中得到启示,“点化”,模仿的本身包含创新的因素在内。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1986年1月15日,署名:金剑)
并非孩子的游泳
必然中有偶然。就是使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比如坐飞机、乘轮船、搭火车、坐地铁、乘公交车等等,也难免出事件,况且孩子游泳呢。那么,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
你看《游泳的寓言》(“风华”10月21日)中的那个小宝爸爸、小宝妈妈、小宝爷爷和奶奶,所有的亲人听到小宝游泳的事都如临大敌,谈“游”色变。“游泳可危险呢!”“研究研究”吧,一研究就是几个月,待到批准小宝的计划时,已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透过家庭的窗口可窥见外面的世界。读了雷军同志的这品作品,的确使人与含笑中受到启迪:我是否在生活中也扮演过此类“研究”的角色?
这篇小小说的意蕴和内涵远不止此。纵观当今社会,像研究小宝游泳这类事一拖就是几个月还真得屡见不鲜,必须给予根除。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1986年6月15日,署名金剑)
结尾突兀,难合情理
短篇小说的结尾力求含蓄,但并不意味着含混。如果结尾浑浑沌沌,让读者阅后如坠云雾,那就是拙劣的结尾了。短篇小说《彼岸》(《风华》1987年2月17号)的结尾就有点令读者费解:祁杰和小琴是永不分开还是就此离异了?当小琴主动提出和他离婚时,祁杰信誓旦旦的说:“我以前怎么说的,以后还会怎么做。”可下文又接着说,“他们离开了,各自回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上。”结局究竟是好是散,读者搞不清楚。另外,这篇小说有些地方的安排值得斟酌,如小琴婚前告诉祁杰她有遗传病,作为祁杰,如果真爱她,就得冷静地考虑考虑,婚后是否会给对方造成绵绵痛苦?要知道有许多种遗传病是禁忌结婚的呀!
还有小说结尾部分祁杰的思想转变太突兀,缺乏基础,难合情理。既然祁杰已经产生了要抛弃瘫痪的小琴的念头,仅仅凭小琴的一句话“明天就办”就能蓦地感化他吗?恐怕无济于事吧。
总之,笔者浅见,这篇小说的结尾和文中某些细节安排得不够完美。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1987年2月6日,署名:金剑)
写写评评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俗话说:“文贵己出。”就是说,写作不能靠剽窃和雷同混日子,不过模仿却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基础。小小说《怨谁》(《风华》1987年7月14日)是创作?是模仿?还是构思上的“撞车”?当我们翻开昔日《北京晚报》上的一分钟小说《月光下》(作者:萧复兴),笔者觉得《怨谁》的作者王傅似乎以《月光下》为蓝本,用相关相近的题材和手法进行了仿写。
人不是生来就会写作的,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就,仍需经常揣摩别人的佳作,从中吸取养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尽管模仿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比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却忧愤深广得多;可惜的是,《怨谁》这篇作品却比《月光下》逊色,没有达到“各有千秋”、“后来者居上”的效果。《月光下》的月光,自始至终都融注在全篇中,起着景中藏情、情靠景托的作用。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深刻,尤其是女主人公唐月梅的微笑、眼泪、发颤的语音,令读者颤栗、心碎;而《怨谁》的月光描写,淡淡的一笔,为写景而写景,对揭示人物的心理无甚作用,属赘笔,通篇文章显得艰涩、不匀称。
模仿是一种学习,但模仿佳作要从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技巧特点着眼,并包含创新的因素,这样,才不会给人以“照葫芦画瓢”之嫌。让我们记住齐白石大师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2007年8月23日,署名:金山)
写写评评
一出悲喜交融的闹剧
读完陈建军的讽刺小说《中奖》(安徽青年报风华版),笔者觉得这篇作品的讽刺手法运用多样且委婉曲折。
作者首先对人物和事件不作任何主观评论,而是将自己的思想倾向通过具体的情节、场面描写表现出来,因此,讽刺力量就显得更加深刻有力。赵明中奖后变态的描写,就是突出的例子。一看中奖号码跟他的号码相同,连一期二期都没有看,就如痴如狂。几十年来,他既想当官,又对金钱垂涎三尺,由于老是落魄,受妻子、同事奚落,只好忍气吞声。现在猛地将要得到20万元的奖金,成为富翁了,那种如梦如醒,又痴又狂的状态,跟范进中举时的丑态有何两样。以后写他到银行取款时,被营业员点破后的“休克”,活脱脱地勾画出一个热衷金钱的俗气小人的相貌。
通观全篇,尤其是赵明中奖后的那部分描写,有《范进中举》的痕迹。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2007年8月23日,署名:金剑)
导火索后面的爆炸
一一评讽刺小小说《变动》
读者晓得,如果一篇小说从头到尾毫无含蓄,一览无余,全在意料之中,那么肯定谈不上是艺术精品。尤其是对讽刺小说来说,更讲究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出奇制胜,讽刺要讽刺的微妙、含蓄。讽刺小小说《变动》(载《安徽青年报》“风华”版1986年3月4日)的作者就采用了这个妙法——先点燃了一根长长的导火索——大学生王义到机关工作后,虽年轻但十分世故,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百般殷勤,干工作是为了向上钻营,一听处长要变动他的工作,马上在心里激起了千层浪:科长?副科长?还是股长?“变动”工作,就意味着提拔,这似乎成了现今一条不上文件的条例。你看那王义多得意啊,“功夫不负有心人”,眼看“官票”(科长)即将捞到手,那住房、调资、找对象、买饭……全优越一筹喽!在一般常人的想象中,王义肯定会“走马上任”了。但是。导火索后面却连着一个大爆炸。王义被调到劳动服务公司当服务员。王义惊愕了,读者也惊愕了……惊愕之余,我们由衷地佩服作者结尾安排得如此巧妙。
但是,《变动》中的那个处长形象似乎含混,说作者贬他吧,他却能慧眼识别王义这样的投机分子,巧妙地惩罚王义之辈。说作者褒他吧,他却官气十足,不懂用人之道,乱点鸳鸯谱。把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集于那个处长一身,似乎又有悖情理了。
最后,殷切地期望作者查理森同志更认真地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分析生活,做到“郊寒岛瘦”,发他人所未发,在凝炼中寻隽永,让自己的每一篇作品后面都连着一个“出奇制胜”的爆炸。
注:郊寒岛瘦,汉语成语,意思是本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出自宋·苏轼《祭柳子玉文》。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版》1986年3月12日。署名:金剑)
写写评评
悬念,可谓小小说的“画龙点睛”
最近,笔者在网上看了一篇微小说《探病的真相》(河北《微言语论》微刊2023-02-10 作者:佚名),故事说的是某局局长生病住进了医院,下属们纷纷赶去探病,当得知局长患的是肝癌且已是晚期,从此,探病的人日渐稀少,然而,还有一个人在坚持。自打局长住院,小于几乎天天去探病,由于他平时行事低调,同事们见此行为都很纳闷:跟局长有亲属关系?不可能,理由是局长没生病之前,从没对小于有什么特殊照顾。几个月后,局长去世了。单位又来了新局长,小于还是像以前那样不显山不露水地工作着。由于老局长临终前曾经当刚刚上任的新局长面夸赞小于,新局长也十分欣赏,便在局干部会上公开说道:“该同志人品极好,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实不多见,提拔干部当然应该优先考虑这样的人。”于是乎,没多久就当上了科长,接着又当新郎。婚礼上,同事们都觉得新娘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直到有人拍桌:“这不就是当年局长病房里那个漂亮的小护士吗?”“我是偶遇她,一见钟情……”小于尴尬地嘿嘿笑道。大家终于明白,小于当初为何总去探望老局长的病了。
俗话说的好,文似看山不喜平。小小说,包括如今时兴的微小说、闪小说、袖珍小说等,如何将故事情节铺垫下去,就必须有跌宕,有起伏,“一波三折”,还要有“悬念”。如果一篇小小说看到一半就猜测到结尾了,或者情节跟读者猜测的一样,一眼被读者看穿了,那么就是一篇平庸之作。
《探病的真相》结尾奥秘就在这里,原来如此,小于是看上了那个漂亮的小护士,借探局长病为名,行接触小护士之实。这是个更有心机更加世故的家伙。
亲爱的读者(网友),看到悬念了吗?
悬念,可谓小小说的“画龙点睛”。
庸俗低级   不堪卒读
文学要给读者以美的洗礼,就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形象。文学既反映生活真实,又反映生活中的美。有些青年作者,把生活的真实和日常所见所闻的局部事实等同起来,认为凡是生活里有的,作品里就应该有。他们自以为把生活里个别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就是“写真实”,而结果呢,往往适得其反,歪曲了生活的真实,毫无审美意义。小小说巜天伦之趣》的作者,用半欣赏半嘲讽的笔调记录一家老小开玩笑的趣事。话题是先有这家的奶奶提起,而这家的爷爷呢?当着儿孙的面,毫不掩饰地用粗鲁和庸俗的语言,揭出老伴年轻时偷鸡蛋吃和被挨打的情节,以此制服尖嘴利舌的老伴。至于语言则庸俗粗鲁,“饿狗记得千年屎”、“捺在地上一顿捶”、“小鬼见了阎王”、“我是打铁的砧子”等等,叫人难以卒读。作者把他见到的生活中的偶然的、琐碎的,丑陋的个别事实记录下来,既不加分析评判,更不把这些个别的现象和生活的整体联系起来,加以深入的通盘思考,让人读后趣事是趣事,当个家庭笑话笑笑也可以,但笑后又怎样呢?至多给读者留下这家老人不正经,开玩笑不注意场合,开过了头,不严肃,不庄重,儿孙们也跟着逗趣,看不起等印象。这种充满自然主义的低级趣味描写的作品,从整体上违背了生活的真实。老实说,《天伦之趣》毫无乐趣可言,只不过是给读者提供一幅歪曲的、拙劣的、毫无价值的图画而已。


(原载《安徽青年报》1985年9月20日)
杂谈
以文章会朋友,举事业为生命
我是贵报的忠实读者和作者,自贵报复刊后,奉献的拙作源源不绝。虽然采用率很低,但贵报确实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的“第二课堂”。值逢新年之际,凑上几句,也算是聊表寸心吧。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编辑,永远不要有愧“无名英雄”的光荣称号。默默无闻就默默无闻吧,为了新闻事业。为了培养和奖掖一大批新闻作者,应是甘为泥土,甘为孺子牛的。向鲁迅先生学习,煮自己的肉以养作者,滴自己的血与饲作者。
“以文章会朋友,举事业为生命。”让我摘抄此段座右铭馈赠贵报的全体同志吧!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1986年1月6日,署名:金剑)
杂谈
走自己的路,不要赶时髦
《报友》第37期刊登了读者钱新华的信“要公布责任编辑的姓名”,笔者认为大可不必。理由是:一、编辑本来就是被誉为“无名英雄”,干嘛要亵渎这个称号,来和作者抢“地盘”,名扬四海呢?二、许多稿件见报后,难免刺痛一些人,如果这些人知道了责任编辑是谁,责任编辑的日子好过吗?我就见过几位责任编辑,自他们的大名见报后,写信的、打电话的、到家找的,络绎不绝,弄得他们烦恼透了。三、社会是公平的,读者的眼光是雪亮的,只要是见报的稿件,不管质量高低,处理的权利是编辑部,而不是责任编辑一人。
现在有一种恶劣的风气,令人作呕。有的报刊,几百字的小稿,前面是作者姓名,外加一长串官衔和单位名称,后面署着责任编辑的大名,使人觉得主客颠倒,本末倒置。你写的,你编的,如果是上乘稿件,自有社会公论,读者评价,署了那么多头衔和名人的大名,读者就买你的账啦?一句话,庸俗无聊。殊不知,再大的官,稿件面前人人平等。
当年,我们的前辈大师鲁迅、郭沫若、宗白华、茅盾等在当编辑时,几时署过名啦?难道能说他们的责任心不强?他们同读者、作者的联系不密切?
我要说一句,愿贵报走自己的路,不要赶时髦。  


(原载《安徽青年报报友》1985年8月5日,署名:金剑)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水缘文学•健康聚焦】R..
    健康聚焦颈椎病,潜在的“健康杀手”如今什么病最多?有人说是乙型肝炎,有人说是糖尿病,也有人说是高..
    读《孤独六讲》有感
    廉洁,从自身做起
    换一种生活方式
    依法依规从严治党增进组织担当
    落日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