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劳:半世风雨路 一生水利情

更新时间:2020-12-13 16:17:53 来源: 作者: 浏览2287次 文字大小:

张军劳(右一)在工程现场查勘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提供

  □记者 魏晓雯 周妍 李爽 通讯员 王越 张彦斌

  在张军劳办公室墙角、资料柜内,密密麻麻地堆满了各种资料。工程报告、工程书籍、施工图纸、参考资料、各种图件,在日复一日的勘测设计工作中,张军劳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他用赤诚初心书写出累累战果。

  在万家寨、石漫滩、戈兰滩、刚果(金)宗戈Ⅱ……每一座高耸的大坝背后,都承载着张军劳的水利情怀;在四川、云南、新疆,乃至国外……每一次应急处置的背后,都展现着张军劳的专业精湛。他以“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点滴实践,诠释了新时代水利人的精神底色。

  如今,59岁的张军劳有很多身份:他是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北方公司)的技术总监、副总工程师,也是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获得者。在张军劳心中,分量最重的还是那个最简单最朴素的称呼——工程师。

  忠诚干净担当:“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

  “‘前线’总有他。”这是张军劳同事谈起他时说的第一句话。

  2006年,云南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大坝2号坝段坝后边坡塌滑体处理;2008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2011年,戈兰滩水电站“7·01”山洪泥石流抢险;2014年,刚果(金)大坝右岸边坡处理;2019年,贵州青山冲水库溢洪道右侧边坡应急处理……张军劳,一名每逢危难就挺身而出的“老兵”,一位“身经百战”的水利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地震让川蜀大地山崩地裂,多处水库发生险情,集结号在四川吹响。张军劳作为公司技术总负责人立即与抢险小组一起奔赴四川地震灾区,逆行抢险。

  临危受命,他深知责任重大。抢险期间,小组辗转于各个震损水库,判断险情、提出处置方案、预计处置费用,逐日上报工作成果。在某个土坝查勘时,为掌握坝体内部震损情况,看着坝后廊道出口,张军劳准备进入廊道。

  “张总让我们等着,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走了进去。”他的同事回忆道。

  “争分夺秒的时候,容不得半点犹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张军劳说。每当谈起和回想起这件事他就后怕,因为在他之后,他的同事们也义无反顾地一个个跟了进去。

  突发灾害面前,他既有水利人的忠诚与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与果决。

  2006年11月,云南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大坝2号坝段坝后边坡发生大规模塌滑,位于边坡半山腰连接上下游的唯一乡道成了悬在塌滑体上的“孤板”,“孤板”与塌滑体似张开大嘴的“老虎嘴”,塌滑体在继续蠕变发展,路面有随时坍塌、危及上部边坡的危险。

  工程停工,道路封死,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看着基坑内围着塌滑体拉起的警戒线,看着大家的满面愁容,张军劳和团队成员在说服安全员、做好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踏入警戒区,沿着坡面直面调查,干起了从“老虎嘴里抢食”、与“死神掰手腕”的活儿。

  “事发突然、情况复杂,很难马上拿出完备方案,张总就带着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他总能找到那个‘巧劲儿’。”他的同事钦佩地说。

  最后,他们利用塌滑体边上一块受影响较小的孤立岩石,采用类似古建筑“斗拱”的结构,一次次伸入“老虎嘴”,并辅以钢结构等其他措施,最终成功把“老虎嘴”的“上颚”给撑了起来。

  科学求实创新:“科学绝不能靠‘拍脑袋’”

  1982年毕业之后,张军劳来到中水北方公司的前身——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他参与的第一个工程就是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当时的山西省万家寨镇是一片“天高愁涧壑,荒边无树无鸟窝”的景象。

  张军劳跟随着老一辈水利工程设计师踏上这片荒芜的大地,开始了“引黄入晋”水源龙头工程的建设。

  寒冷季节,河岸边流淌着冰水的竖井,他们要下;地势陡峭、稍不慎就会摔倒的高山边坡,他们要去。即使在出差的路途中,他们也在研究讨论着一个个工程技术问题。

  万家寨坝址是水平层状岩石,软硬相间,坝基有影响坝体稳定的软弱结构面,加之两岸边坡垂直陡立,坝基的抗滑稳定和边坡坝段的侧向稳定成了问题。坝体稳定、宽河谷、寒冷地区,选什么坝型合适?

  “老同志带着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张军劳说。

  拱坝?重力拱坝?拱形重力坝?曲线重力坝?直线整体重力坝?半整体式重力坝?铰接式重力坝?

  “科学绝不能靠‘拍脑袋’,要靠科学的计算分析。”张军劳说。

  当时拱坝已有计算程序,曲线重力坝也可以用拱坝程序来进行模拟计算,但直线整体重力坝、半整体式重力坝、铰接式重力坝,并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特别是铰接式重力坝,只有个别文献中有简单的介绍。受力结构是怎样的、怎么简化、怎么算?

  在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前辈的指导下,张军劳推导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计算方法——弹性抗力法,用于这几种重力坝的计算并将其编成微型计算机程序,填补了当时的空白。他所撰写的《用弹性抗力法计算直线整体、半整体重力和铰接式重力坝》论文也获得了1986年天津市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这是他工作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备受鼓舞也倍感珍惜。

  有了计算方法和手段后,张军劳和同事们开始废寝忘食地反复计算,计算得电脑热到发烫,打印墨笔和打印纸供不应求。在多方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坝型最终被确定为半整体式重力坝。每当人们谈起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特点时,人们总能提到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型这个突出亮点。

  工程难题一个个被解决,张军劳跟着前辈们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通过18年的努力,为今天花团锦簇、山野披绿的万家寨,为山西和内蒙古百姓的生命水作出了贡献。18年的历练,张军劳在老同志的带领和培养下,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见习生成长为公司的副总工程设计师。看着万家寨的变化,张军劳更加坚定了用自己的专业技能造福百姓的决心。

  此后,张军劳不断开拓创新,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10篇,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主持参与完成了数十项国内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工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项,其中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项,水利部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项。

  “他总说重要的是要守好百姓们的供水生命线、用电生命线和安全生命线。”张军劳的同事说。

  怀着这颗赤诚初心,在勘察设计的路上,张军劳加快脚步,以水利人的科学求实创新传递着信心和安全感。

  初心恒心真心:“一定要筑牢人民的生命线”

  铸基江河,守护人民,这份初心始终贯穿于张军劳的主持设计的各项工程中。

  2003年底,张军劳开始兼任云南省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的设计总工程师。2006年年初戈兰滩大江截流,看着轰轰烈烈的工程建设场面,看着高山峡谷间的滚滚江水和下游两岸的村庄民舍,回想着工程经历过的几个汛期和上年底已经提交业主的工程“度汛报告”中的度汛标准,张军劳有些忐忑。

  报告中的度汛标准与设计是满足规范规定又符合工程核准批复的,但超标准洪水、小概率事件会不会发生?要不要增加措施进行防范?

  张军劳和工程建设方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定要筑牢人民的生命线。

  1个月后,一份新的度汛报告和设计方案被提交到业主手中,围堰度汛标准被提高至20年一遇洪水,随后提高导流标准的施工全面展开。

  2006年10月上旬,云南红河、普洱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一场超标洪水不约而至,给包括戈兰滩水电站在内的上下游在建梯级电站带来了巨大考验。

  10月9日下午,戈兰滩水电站围堰前水位开始在高水位基础上以1米/时的速度上升,最高洪水位距加高后的堰顶不足1米,肆虐的洪水在高位下整整咆哮了3天,大家在工程一线坚守拼搏,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如同猛兽般的洪水被制服住了!

  围堰保住了!戈兰滩保住了!下游沿河两岸居民的安全和下游梯级电站的安全保住了!

  每当回想起度汛标准提高和围堰加高,回想起2006年10月那惊心动魄的日子和场面,每一个经历过的戈兰滩人至今难以忘怀,在欣慰与庆幸之中,大家眼中充满着泪水,心中充满着彼此感激。张总也成了他们中经常提起和感激的人之一。

  万家寨不会忘记,戈兰滩不会忘记,还有那曾经抛洒汗水与泪水的石漫滩、刚果(金)宗戈Ⅱ,四川、新疆、贵州、西藏,他带领团队筑坝建堤,加固除险,守卫江河安澜……

  一路风风雨雨,张军劳危难时刻冲在前,奋勇创新攻难关,将全部的精力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中,守卫着祖国的水脉,守卫着人民的生命线。

  张军劳半世风雨路,一生水利情!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2月3日


作者: 魏晓雯 周妍 李爽 王越 张彦斌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热门文章

    汤绍恩与三江闸

    汤绍恩与三江闸

    三江雄闸泽千秋三江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滨海砌石结构多孔水闸。位于绍兴城北16公里处,由明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