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毓美

更新时间:2017-02-22 18:47:12 来源: 作者: 浏览1697次 文字大小: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

  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均有不少滩地,尤其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滩,将滩面冲成许多串沟,首尾与大河相通,往往分溜成河,冲刷大堤,造成决口之患。栗毓美到任伊始,经过调查研究,对整治滩面串沟隐患,十分重视。道光十五年秋,北岸原武、阳武(今原阳县境)两汛串沟分溜,刷成支河,沿堤上下40余里,处处吃紧,险情严重,栗毓美亲到工地指挥抢险。这一带堤防,原不靠河,平时未备工料,若用秸埽抢护,堤段太长,不可能全线厢修。鉴于当时滩地民房被淹浸塌,房砖颇多,认为砖与石相仿,故决定收买当地民砖,试抛砖坝抢护,计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30多里的堤段,经40个昼夜抢修,共筑长短砖坝60余道,从而挑溜外移,化险为夷。这些老砖坝,一直保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道光十六年二月阳武三堡串沟过溜,逼近堤根,串沟宽一百二十余丈,深一至二丈,亦采用砖坝截堵串沟,不久淤为平地,效用显著。

  栗毓美试用砖坝成功后,曾向皇帝上书请求推广,但遭到一些在朝的官员反对,认为抛砖不如修埽,购砖不如购料。粟毓美一再上书力争,认为每年黄河两岸,多用石料护埽,但石料采运困难,价格高昂,计一方石可购两方砖。同时碎石虚方大,砖料虚方小,一方砖可当两方石用。而秸料埽,抗洪能力不强,年久易于腐烂。建议用备防石料、秸料的经费沿堤多置砖窑,烧制大砖,以备工用。到道光十九年,皇帝才批准制砖修堤的建议,进行推广。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20斤左右,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这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黄河在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之不足。

  栗毓美于道光二十年病逝任内,任河督虽仅五年,治绩卓著,死后道光皇帝向近臣说:“栗毓美办事实心,连年节省帑金数十万,一旦病故,诚为可惜。”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称为“栗大王”。著有《栗恭勤公砖坝成案》一书。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热门文章

    汤绍恩与三江闸

    汤绍恩与三江闸

    三江雄闸泽千秋三江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滨海砌石结构多孔水闸。位于绍兴城北16公里处,由明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