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痕迹管理已成为基层之“痛”

更新时间:2018-08-18 07:54:05 来源: 作者: 浏览973次 文字大小:

滥用痕迹管理已成为基层之“痛”

“痕迹”做得好,就是单位宝。领导拼命夸,上级提拔早。最笑检查组,被人当傻瓜。心知肚里明,装聋又作哑。这是基层工作中"以痕迹论政绩"的形象写照。近期,《半月谈》刊发《警惕!"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形式主义新变种》一文后,仅半月谈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近50万,留言上千条。(8月16日新华网)

面对基层工作中“痕迹主义”的困境,很多干部坦言,不怕痕迹管理,怕的是滥用痕迹管理,任何事情一旦被滥用,就会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工作干没干,材料需完善;干得好不好,材料不可少。上级的检查督促,查看痕迹材料是必备程序。很大程度上,有相应的材料支撑,则说明做了相应事情,若连支撑材料也没有,只凭“口报鲤鱼三百斤”,自然不能让查检组信服。由此一来,痕迹材料成为必备,让痕迹材料为政绩说话,成为基层干部干事的凭证。

凡是要"痕迹",既浪费钱财,又耗损基层干部精力,其结果是干部喊"累",群众也不满意,完全是得不偿失。笔者认为,与其时时事事要"痕迹",还不如心里时时装着群众,事事服务于人民,在发展民生上真担当、真作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政绩。

从很大程度上讲,“痕迹主义”在基层的流行,但根源不在下面,而在上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上级单位的地方政府及其各个职能部门,把责任和任务逐项逐条都下压给乡镇,且限时限量完成,还要留下图文并茂、相互印证的材料,乡镇基层干部只能忙于应付。泰戈尔有句名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但愿基层干部都能有这种胸怀,但愿上级决策者、领导者都拿出应有的担当、能力和智慧,给基层干部营造一个展翅翱翔、不留痕迹的天空。(王芳)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调查研究向群众实践学习促发展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和党性原则,不断向基层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着力..
    基层经历是干部“工作财富”
    纪检监察助推党的自我革命
    基层调研要多听“弦外音”
    服务民生要带着“温度”
    为民造福应多在“细处”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