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利文学 -> 小说 > 正文

原创小说:《武引魂》(五)

更新时间:2019-12-16 22:14:42 来源: 作者:刘昌金 浏览19315次 文字大小:

原创小说:《武引魂》

|刘昌金

这天一大早,喜鹊在院里的核桃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吃早饭时,苏文星在想,莫不是水工队又有什么事要做了。收拾好碗筷,还没出门,队里的王阿婆笑嘻嘻地进院来了,人还未到声音先来了。

“水生,还窝到屋里头做啥子?客都进院子罗!”

苏文星刚到堂屋门口,身材矮胖的王阿婆满脸堆笑,身后跟一位姑娘和中年妇人,说话间三人已到院坝中央。隔房二婶三天前告诉他,队里王阿婆有个远房侄女,家住李家河坝。王阿婆上门一说,那姑娘同意过来看看。村里人说,王阿婆解放前做过“媒婆”,苏文星觉得,她对人热情,也就没在意。况且,这又不是头一回,从重庆回来的第二年,就有人上门来提过,他那时哪有心思去考虑。去年进了县水电利局水工队,前来说亲的人更多,他没时间,就一直推脱。从县水工队回来,除了上地里干活,有空就忙着整理近两年所查到的资料。上月二婶来家里,又唠叨这院子里乱七八糟,这么大三间房子,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水生啊,你也是二十五,快二十六岁的人了,不要说跟你同年的那几个,就是比你小几岁的,人家都娶了婆娘,生了娃儿了。唉,这个家里头,莫得个女人,是不像样子哦。”对二婶的唠唠叨叨,他依旧只是笑笑。三天前,二婶说王阿婆要带她侄女过来,他正思考着苏家先祖的事,只是应了一声,过后就忘了。没想到,这王阿婆今天还真带人上门来了。

“水生啊,还不赶快搬两根长板凳出来。”王阿婆冲着堂屋大门口发楞的苏文星笑笑,扭头对在院坝中央停住脚步,正四下打量的这对母女说:“大妹子,这就是我给你们说的,苏家的秀才,也是独子,水生。人才不错吧,今天天还不冷。你看今天太阳多大呀,我们就坐在这院子里头摆几句,这里热活。再说了,收点太阳,好过冬嘛!”

苏文星放下长板凳,王阿婆让母女俩先坐。待她和苏文星挨着坐下,便开口介绍道:

“水生,这就是我前两天给你说的,我的表么妹儿,你就叫李婶。这是她大闺女,李桂贞,刚满十八岁。”苏文星对着李家母女点点头,算是应答。王阿婆看着这母女,开口说:

“么妹儿,大侄女,你看这单家独户,多亮堂。三间大瓦房,上无老,下无小,单手利脚的,就是将来娶儿媳妇,也用不着修房子的。”王阿婆见那中年妇人的脸色,知她心里有些瞧不上,便盯着姑娘的脸说:

“再说了,我这大侄子身材高挑,人才出众,这方圆几十里,你们就是打起灯笼火把,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再说,人家是我们这个乡里头,唯一的一个大秀才,还是吃公家饭的。”姑娘低头无语,但眉头舒展,两眼默默含笑。王阿婆知姑娘已有几分满意,便把目光又转向中年妇人:

“么妹儿,你说是不是。再说,看人户看啥子,主要看人嘛!再穷的地方有富人,再富的土方也会有穷人。姑娘家找人户,就是要看这个男人能不能把这个家兴起来。若是遇到一个败家子,家里就是有一座金山,也背不起他败几回的。我说么妹儿,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中年妇人心里虽不乐意,但知道说不过王阿婆,只冷冷地说道:

“大表姐,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能由父母包办,儿女们的事,他们自己做主,我说啥子嘛。”

“这就好。”王阿婆转脸问苏文星:“大侄子,人家姑娘等你回话呢,阿婆没骗你吧?”

苏文星只是羞涩地点了下头,算是回答。其实,从开门的那一刹那,他觉得好像以前在哪里见过这姑娘。哦,应该是五年前,从重庆回来,在九龙桥头。她脖上戴着红领巾,和几个跟她差不多,十二三岁的小伙伴,嘴里唱着“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也是从南边走过来,蹦蹦跳跳过了石板桥,向东北而去。五年过去,小丫头一下子变成了大姑娘。人长高了,脸蛋儿没怎么变,只是比以前红润了。个子高大了一些,还是显得单薄,当年的羊角小辩变粗变长,一下子没过腰了。两人目光一对,他心里便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王阿婆见事情差不多,便起身道:

“有些话,在之前呢,我给你们双方都已经说过,今天见了面,我就不再多说。今天呢,就算是牵了个线,成与不成,你们先处一下,自己决定。”王阿婆抬头看了看升在半空中的太阳,笑着对李家母女道:

“么妹儿,大侄女,今天上午,水生要不是要去公社办事,他一定会留你们在这儿吃中午饭。”

苏文星知道王阿婆的意思,便立刻点头答道:“是,是。”李家母女也站起身,当妈的说:“不用,不用。我们还忙着回去挣工分呢。”

从苏家出来,王阿婆把李家母女送出村,这才离去。王阿婆一走,当妈的就开始唠叨了:

“我说大女子,这件事情你可要想好哦!看样子,人还不错,就是家境不好。再说,”母亲弯腰从地边上捡起一粒指头般大小,呈乳白色的石子,拿到女儿眼前晃了晃:

“这地方太穷。你看,这土里头到处,到处都有这种姜巴连石米米,恐怕连庄稼都难得种出来。今天这事,要不是你大表姨一再说苏家好,我实在磨不过情面,才带你过来看的。”女儿没说话,只是低头往前走。母亲跟上来,又道:

“大女子,莫看这高头平阳大坝,不爬坡上坎,你晓得人家都是啷个说的?‘有女莫嫁干坝王,筋筋红苕有你尝’。”女儿知道这歌谣,小时候听大人们不仅一次说过。有时,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她们还唱过好几回,她不想听母亲说这些。见女儿不说话,只顾往前赶路,母亲追上来,有点生气了:

“我说大女子,你咋个就这么不懂事呢!有些话,妈本来不想说,但今天,看你这个样子,妈是不得不说了。免得以后,你跳到火坑里头去了,反而说妈害了你,苏家人的事,妈没给说你把话说完。”

“妈,这苏家到底还有些啥子,你和大表姨,你们都还没给我说?”女儿开口了,当妈的反倒不着急了,只顾往前走,没理采女儿。待女儿追上来,母亲停下脚步,盯着孩子的脸。

“老大,你还记得邻村的那个周婶吗?”

“妈,你说的是哪个周婶?”

“那几年读书,你们经常都妾从她家门口过。”

“哦,妈,你是说那个疯婆子?”女儿想起来了:刚进小学那会儿,他们几个小伙伴背着母亲用兰布或灰布缝制的小书包,蹦蹦跳跳地从邻村村头那三间高瓦房前经过,时不时从那间房里,会突然蹦出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妇人,嘴里嚷着:“儿子,儿子,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这时,很快有邻居出来,怕她吓住过路的小学生。“周婶,周婶!你莫闹,莫闹,孩子们小,莫把他们吓到了。”那女人冲他们笑笑,回屋去了。到五年级的时候,疯婆子再也没在孩子们的眼中出现了。“她和苏家有啥子关系?”

“本来嘛,在背后说人长短是不对的。可是今天,妈看到你,你是有点,有点看上那个苏水生了。妈是怕你今后吃亏,逼不得已,才提说这事的。”母亲没直接回答女儿,她一边说,一边往坡下走去,女儿忙快走两步,跟上母亲的脚步。

“妈,你倒是说呀!那疯婆子,她跟这水生哥家到底有啥子关系?”

“你看你,大女子,今天刚见一面,你就称起‘水生哥’来了!”母亲有些生气,她停下来,扭头直视着女儿的脸:“我这个当妈的,今天,今天我要不把这个事情给你说清楚,今后你跳到火坑里头了,还说当妈的害了你一辈子!”

“妈,妈,你莫着急嘛,有啥子你慢慢说,我听到起的。”母亲看着女儿那张笑脸,气消了一半,她一边往前跨步,一边说:

“贞儿,妈都是为你好。你是家里头的老大,你的大妹今年十四,二妹十一,三妹九岁,弟弟刚满三岁。你这一脚走出门去,走得好,对他们是好的影响,今后对他们也好有个帮衬。要是走得不好,对他们就不是啥子好影响罗。到时候,你在火坑里头,谁能够帮衬你,谁会来帮衬你,你现在说得清楚吗?

“妈是过来人,经见过的事情比你多。苏水生的老汉儿叫苏万福,在我们李家河坝这一带,稍微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晓得。苏家在‘干坝王’还有些名气,听我的爷爷说,凭他们的家底和能耐,早就可以搬出‘干坝王’,到别的地方去发财。年轻一点的,在外面当了官,做生意发了些财的,都莫得哪个回来。不晓得为啥子,老苏家一直不肯走。

“到了苏万福这一代,老苏家又是独子。说来也是奇怪,那一年风调雨顺,坝上家家户户收成都好,苏家人更是柜子都装不到了。老苏家为万福一提亲,不少人家都有些动心。万福小的时候,在邓家读过几年私塾,在我们这一带,算得上个小秀才。你周婶本不姓周,也是我们李家的人。她当年也是十八岁,比我大几岁,我们都叫她翠姐。翠姐当年,她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去了苏家。

“唉!”母亲叹了口气。“哪个晓得第二年,老天爷变脸了。翠姐生下水生,又过了三年,‘干坝王’还是没下过一场透雨。有些人屋头,连吃的水都没得了。翠姐实在熬不过,一个人跑回了李家河坝。那个时候,苏水生才三岁。周万福性硬,他没来李家河坝,一个人带着水生过。水生满七岁那年,翠姐回过一次苏家,她想带走水生,不说水生已不认识她,就是苏家人也自然不肯。

“翠姐回李家河坝的第三年,嫁到周村。那时翠姐年轻漂亮,周二宝也不嫌她是二婚。周家本来有些家底,周二宝也是独子。小的时候,爹妈啥子事都由着他,长大了又管不了了。论人才,周二宝不错,不然翠姐也看不上他。他喜欢打长牌,喝烧酒。外面喝醉了,回家来不是摔东西,就是打人。头三年日子还不错,到第四年就不行了。周二宝输光了家里的十几亩好地,那三间瓦房要不是他爹妈拦着,怕也输光了。周二宝气不过,打了几斤烧酒回来,一个人关到屋里头喝,没人敢去惹他。第二天早上,翠姐打开房门,周二宝全身已经冷硬了。周二宝死后,翠姐也不想再嫁人,想把水生带回来跟自己过。苏家人冷冰冰的,水生见她像看到瘟神一样。翠姐回来了,天天把自己关到屋里头。半年后,她就疯疯癫癫了。

“唉!这人呐,世人都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贞儿,苏家这件事,你读过书,也懂一些道理,自己一定要,好好生生地考虑一下。妈怕你一时兴起,走上你周婶的老路。”

李桂贞静静地听着,没插嘴。公社中心小学上三年级那年,老师说,我们三合场出了一位苏秀才,全社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去重庆念啥子水利学校。小学毕业那年春天,说是重庆那个学校垮了,他还没毕到业就回乡里种地来了。去年,人们传说他去县里了,说是帮农村人打井抗旱。不久,有人真的看见他带着城里的两个小伙子在“干坝王”打井。只是不晓得为啥子,他今年又回“干坝王”种地了。十天前,大表姨上家里一说,桂贞就想去苏家看看。走进苏家小院,苏文星从中屋大门出现,桂贞便认出,真的是他,那年春天从重庆回来,他一个人坐在九龙桥头河边的一块石板上。她和几个小伙伴放学后,一边唱着老师刚教的新歌“社员都是向阳花”,一边蹦蹦跳跳地从石板桥上过。记得当时,他还抬头看了她一眼,就是这张国字脸,大眼睛,只是瘦了黑了些,眼睛多了些忧闷。没想到,他家还有这么一段经历。这件事,自己是得认认真真地考虑了,毕竟四个弟妹都还小。我这个当大姐的,该给他们做个什么样子呢?李桂贞沉默了。

母亲见女儿低着头只顾走路,想必是自己刚才的话起了作用,便笑着安慰女儿:

“桂贞,这苏冢不行,就算了,你也用不着呕气。等过两天,我就去给你大表姨说清楚,这家人就算了。你今年才十八岁,凭你大表姨那张嘴巴,人家说她,连死人都说得活。她在外头认识的人多,还愁给你找不到一个好人户。要我说,我们李家河坝就不错,平阳大坝的,我就不相信,我们李家的闺女,在这么大个李家河坝,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户。”

任凭母亲怎么唠叨,李桂贞一言不发。母女俩下完黄土坡,拐弯进入小树林,回李家河坝去了。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文章评论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